第(2/3)页 黄慧的支持者们认为,她能发表二区数学论文,其数学水平来说,根本不需要抄袭张硕的小论文。 黄慧发的是数学类的论文,涉嫌抄袭的论文也同样是数学论文。 张硕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计算机算法,发表在物理类学术期刊上,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领域。 在数学领域上,为什么张硕不能是抄袭呢? 这个观点让不少数学类顶级大佬嗤之以鼻,因为张硕研究成果是数学计算机,而不是纯粹的计算机算法。 但是,普通人群体不了解这些,还有一些人干脆就无脑支持黄慧,甚至举起了各种政/治大旗。 舆论慢慢转向了一个问题—— “张硕的数学水平高,还是黄慧的数学水平高?” 这个问题快速就成为了核心焦点! 很多人都围绕两人的成果发表各自的看法,仿佛一方的数学水平高,就能证明另一方是抄袭一样。 …… 东港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 二楼,主任办公室。 蒋维之用力凝视着周凯军,满脸严肃的问道,“凯军,我再问伱一次,这件事真的和你无关吗?” 周凯军立刻摇头道,“真和我没关系,我根本不知道黄慧的论文。如果知道,我怎么可能让张硕的硕士论文通过呢?” 蒋维之的眼神稍变柔和,继续问道,“黄慧呢?她发了二区论文,博士生有这个水平,很难得啊。” “我也不清楚。” 周凯军立刻摇头,“这个要问张平了,黄慧是他的学生。” 他说着心里还有些庆幸。 当初决定证明黄慧不需要抄袭,就给了点内容让她发一篇二区论文,否则到现在舆论上,黄慧和张硕的数学水平之争,黄慧绝对会一败涂地啊! 蒋维之轻轻点了点头,“博士生能发二区,够留校了。” “如果真是有天赋,等毕业以后,可以让她来数学科学中心。” “确实可以考虑。” 周凯军答应一声,勉强笑了笑,又和蒋维之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蒋维之盯着空荡荡的门口,长长叹了口气。 他知道周凯军在说谎。 他看过黄慧的二区论文,内容是微分几何方向的研究。周凯军的研究领域就是微分几何和拓扑学。 黄慧的导师张平的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的极小模型纲领,又怎么可能带出以微分几何方向研究投稿数学SCI二区的学生? …… 张硕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 他扫了一眼手机,就看到了一大堆的‘慰问’信息,“别在意舆论上说的,黄慧那个抄袭女,数学水平怎么和你比?” “拿她和你比,根本就是侮辱!” “所有人都相信你,学校也全力支持你……” 最后是王朵菊发来的信息。 苏东大学对于张硕确实是全力支持。东港大学之所以压力大,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苏东大学非常的高调。 苏东大学好几个领导都公开接受采访,并给予了张硕直接肯定,“张硕最新的研究成果,被国际高能物理机构重视。” “不管是费米实验室还是核子组织,他们都准备参照张硕的研究,去研发一种新的算法,来分析粒子对撞实验数据。” “这种成就已经是绝大部分人达不到的了。” “论文抄袭?这件事,我是不信的。” “实际上,事情爆出来的时候,我们也知道,我们内部开会讨论认为,这样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抄袭。” “东港大学怎么样,和我们苏东大学没有关系。他们认定抄袭,我们认定没有抄袭。” “他们取消了张硕的硕士学位,也根本无关紧要。” “据我所知,国内有好几家科研机构都希望张硕毕业以后去工作,核子组织的数据中心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我们苏东大学也希望能留下张硕……” 这种强硬的表态下,东港大学的压力有多大可想而知了。 张硕给几个关心自己的人回复了信息,在宿舍里待了没多久,就听到楼道里传来嘈杂的声音。 学校行政副主任高明推门看了一眼,问向张硕,“能进来吗?” “进吧!” 张硕愣了一下,旋即就看到一大群人呼啦啦的走进来。 高明帮着做了介绍。 其中主要人物是数学学院院长谭友铭院士和副院长盛振华。 张硕还是第一次见到院长谭友铭。 谭友铭留着黑白混杂的盖顶发型,圆圆的脸庞外加两侧低矮稀疏的眉毛,看起来稍显滑稽却显得亲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