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科技大学陈教授的论文就发表在《数学年刊》上。 罗勇军也准备投稿数学年刊,就有意思了。 “嗯、嗯。” 孙兴利只能呆愣愣的点头了。 他也知道不能传出去,因为事情太过于‘离谱’,估计说出去会被人笑话。 …… 罗勇军的研究中,张硕也有很大收获。 首先,系统任务栏多出一个,再加上已提交的任务,就等于空出了两个太任务栏。 他也感觉轻松很多。 另外,混个一作也不错。 那可是要投稿到《数学年刊》上的论文,一作不比通讯作者,但某种程度来说,也能算是并列的了。 一般高水平的论文都是有好几个作者,大部分作者并不是挂名,是真正对研究有贡献。 比如,科技大学陈教授的论文,就有多达五个作者。 他有一个研究团队,是进行的合作研究。 大部分研究项目都是如此。 数学的研究,很多也是一个团队来完成。 有句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更不用说,每一个加入项目的都是聪明人。 他们一起相互交流探讨,研究完成的概率就会更大。 如果是一个人,也许碰到一个小问题,就被卡住了,而同样的问题,放在别人身上,可能很快就会解决。 这就是团队的重要性。 张硕回了宿舍。 这几天时间倒是不累,但一直氪金想研究还是很费脑子的。 他躺在床上,打开了手机通讯软件,就发现又有了一大堆的信息。 这种情况都已经习惯了,他会回复一些重要的信息,有心情的时候也会和同学朋友说上几句。 今天的信息有些奇怪—— 李刘双悦:“我今天去综合办公室找了调查组的人,和他们说,我知道你的硕士论文很早就完成了。” “你不用担心了,调查很快就有结果了。” 孟浩(同学):“我给调查组发邮件了,证明伱没有抄袭,你的论文呢很早就完成了。他们还给我打电话确认身份,我怕什么?确认就确认!” 张建(同学):“张硕,我和调查组说了,你没问题,还有老师过来问,我当面就说,我为我说的话负责! 就算上了法庭,我也去当证人!” 同学群里也有很多类似的讨论,都在说着综合办公室、检举、邮件的事情。 张硕问了下情况才知道,是东港大学成立的临时调查组,在大学的校内网发布了公开信息。 公开信息上说,有谁知道论文抄袭事件的情况,可以直接到综合办公室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