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后来张志辉沉默了,他开始频频的看向张硕,搞不懂为什么对方能这么快完成计算,还能算的这么准确。 这也太天才了! 周兵则是乐呵呵的,他是小组组长,发愁的就是组里分的计算工作太多,结果分过来一个计算数学天才,一个小时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量,而且验算结果来看,准确度完全达标了。 等全部验算完成,他小声对张志辉道,“这些你要一天?看看,一个小时搞定!” “你们都姓张,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你行?!” 张志辉回怼了一句,说完还是感叹一句,“果然是不能以年龄来论英雄,能完成二阶PDE]通用算法,计算数学水平确实够高!” 周兵确定了结果以后,乐呵呵的对张硕道,“验算没什么问题,你今天就休息吧,才第一天来,估计还要忙好几天呢。” “可以先到宿舍看看,也可以在基地周边逛一逛……” 张硕点头问道,“周组长,我想找一些火箭的发动机以及动力方面的数据,这些能不能申请到?” “你要这些数据干什么?”周兵疑惑问道。 “我想研究一下实验中喷射动力引发的Pogo振动问题,看是不是能通过分析数据发现些什么。” 张硕坦然说道。 周兵听罢用力抿了下嘴,通过实验数据研究Pogo振动问题是火箭专家们的工作。 他们对以往的数据、火箭构造以及试射实验情况,才确定要通过对喷射口结构进行调整,来减小Pogo振动问题。 张硕也说要做这方面的研究。 周兵想了想点头道,“好吧,既然你感兴趣,我就帮你申请一下,应该也没有问题。” …… 申请很快通过了。 张硕去签了一个保密协议,就拿到了一大堆的数据。 其实数据的保密程度并不高,就是一大堆的发动机指标、过往的实验数据,以及喷射口的构造和检测数据,等等。 那些真正保密的技术都是在发动机内部,数据上是看不出来什么东西的。 技术上来说,实现方式才是核心。 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做一系列的检测后,得出了一大堆的数据内容,数据只能看出发动机的性能,但发动机实现性能的方式、内部构造和技术才是关键。 张硕拿到了数据以后就开始认真做研究,他毫不犹豫的氪了两个科研币,马上找到了研究的入手点。 POGO振动,是一种纵向耦合振动。 纵向,可以理解为上下的振动,想象一下人被一个推力推着往前走,推力持续一秒,然后停一下,又持续一秒再停一下。 如果把持续时间降低十倍、百倍,也就产生了向前的不稳定振动。 火箭的POGO振动就很类似,只不过POGO振动的机制很复杂,并不单纯只是外在的推动,和内在发动机布局、喷口情况,推进器管路系统等都有关系,还会牵扯到内部和外部频率相似导致的震颤问题。 如果只从喷射动力方面找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液压喷射的过程中,两个位置之间出现了类似于共振的现象,才会大幅度增加POGO振动。 所以,研究方向就是找到出现类似于共振现象的位置。 张硕找到了入手点后,就把每个部分的相关性都单独列出来,然后通过不断的计算以及对比来做分析。 他一直忙到了晚上九点钟,任务进度也提升到了‘15%’。 第二天上午,动力组进行了计算汇总和二次验算工作。 周兵带着张志辉、张硕两个人去参加计算汇总工作,他们一方面要把昨天完成的计算交上去,另一方面,也要和其他小组去进行交叉验算,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小组之间的交叉验算是随机分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