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研究重大,倒是其次了。 比如,安德鲁-怀尔斯的费马猜想证明,以数学的影响来说,研究内容更加重大,但显然没有多少人想弄明白证明过程。 有人对此感兴趣,或许也只是想看看到底有没有错误。 他们先是去了休息厅。 杜斌和张硕比较熟悉,也就说起了讲座相关的事情,讲座是周永昌提出的建议,其他部门听说以后也来了好多人。 比如,薛渊院士,带了团队七个人过来。 航天局的气动力研究所,派了十九人的队伍,上到二级研究员下到博士后都有,来的时候,被挖苦说是参加‘运动会’。 “这还只是航天局内部,其他申请过来听讲座的人就更多了。” 杜斌小声道,“我说一百人还只是预估,估计要超过一百五。” 薛渊院士、郭德旺教授一起走了进来。 郭德旺是航天局气动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资料,和张硕握手认识以后,就说起了讲座的问题。 “张硕教授,你不需要都讲,只需要针对难点讲一讲。” 郭德旺道,“三篇论文加在一起100多页,不是短时间能讲完的,来听讲座的都已经看了论文,我们针对难点进行了整理。” “这就是整理后的内容,伱看看。” 张硕接过文件资料,从头到尾看了一下,上面罗列了论文中难理解的几个内容,因为都是自己的研究,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他笑道,“我还担心都讲需要的时间太长,这样就好了。” 薛渊开口问道,“这几个难点、重点的讲一遍,大概需要多久?” “上午应该够了。” 张硕说道,“不然这样,我上午做讲解,下午做答疑,在讲解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记下来,下午再统一回答。” “这样好!” 薛渊和郭德旺满意的点头。 他们商定好以后,看看时间就一起去了大会议厅,到会议厅门口的时候,薛渊、郭德旺乃至于周永昌,都下意识慢走了一步。 杜斌硬着头皮跟张硕一起走进去。 “呼啦啦~~~” 张硕对于人多都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有想到能多成这个样子,他停在门口朝里面看了眼,都有一种前世说要给大学生讲座的感觉。 人山人海啊! 讲座是在一个类似于礼堂的地方,每个座位上都坐了人,座位少说也有两百个。 周永昌、薛渊和郭德旺都后退了好几步,他们确实感觉挺尴尬,邀请专家讲研究问题,一般来说,针对的就只有几十个人。 专业讲座,人数是不会太多的。 现在就像是做大型报告会一样,作为‘主办方’就有点尴尬了。 张硕深吸了一口气,朝着杜斌笑道,“我就当到大型会议做报告了。” 他迈步走了进去。 这次来的人确实有很多。 好多都是首都以及周边地区的大学教授,还有一些是科研机构的研究员。 航天二院邀请张硕做讲座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周边很多人都联系想过来听一下。 然后就成了这个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