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让讲解工作变得容易。 在提问上,学者们也有要脸面的,大家都是来听讲座的,都是教授、研究员级的人物,可不好意思问一些简单问题。 有些地方没弄明白,发现其他人理解、自己不理解,就不好意思站起来提问了。 否则,岂不是说明自己水平不高? 有些地方没弄明白,也趁着中午时间讨论过,有的人好多地方都没听懂,干脆找周永昌、杜斌等二院的人要讲座视频。 提问的人很少,要视频的人却有很多。 张硕的答疑就比想象中轻松太多了,他重新讲解了几个最难的点,礼堂就没有人再提问了。 讲座,到此结束。 在讲座结束以后,一大群学者围着张硕,都对于他的研究非常赞叹,“这个研究应用价值太高了,我们可以以此升级气动力模拟体系。” “高压测试也会更精准。” “如果用在气象预测上效果更好,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天气预报都会变得更准。” 这个说法让不少人笑了出来。 什么气动力模拟系统、高压测试,又或是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距离其他领域的人就有些太远了。 天气预报,是每个人都会注意的。 天气预测的应用惠及的是所有人,听起来就感觉很亲-民。 航天二院的薛渊院士,则谈到想和张硕进行算法上的合作,“我们所要升级气动力模拟系统,其中NS方程的数值计算,也就是核心算法,张硕教授你来做就让人放心了。” 周永昌和杜斌默默摇头。 张硕不出意外的摇头道,“薛院士,我可没时间接算法项目。” “我进了高能所的cp组,手里还有其他研究。其实你们也不用担心,方法都在这里了,算法工作谁做都一样。” 薛渊遗憾的抿抿嘴。 张硕对做方程求解类的算法项目确实没兴趣,他感兴趣的是和高能物理有关的分析算法。 大型实验偏差分析算法,直接关系到‘未知物理现象的发现’,后续就能延伸到混乱力场的研究,再进一步可以开创‘源点论’。 算法分析则不同。 论文已经摆在那里,各类方法上面都有,他也做了详细的讲解,理解着去完成算法就可以了。 …… 在完成了讲座以后,张硕没有继续留在首都,而是马上坐飞机回了苏东。 等到了苏东大学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十点钟,他带着疲惫去了研究院楼。 新买的房子还在装修,行李还是在学生宿舍,但已经极少去宿舍里住,很多时候,就干脆住在办公室。 反正只是一个人,住哪里都只是休息而已。 一趟首都之行花费了半个月时间,还是让人感觉很疲惫的,但回到了苏东大学,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浑身上下都变得很放松。 张硕忽然想到了NS方程论证。 在航天二院的讲座里,就一直在说数值法、计算模拟的问题,他对于NS方程数值法、弱解的理解也更通透了。 如果是研究NS方程的奇点问题,找到方向以后,研究速度可能会比‘庞大的科研币需求数量’会快一些。 “这个研究,挂什么项目呢?” 张硕思考着,忽然想到了科技处,杜远生说可以申请科技处的项目。 科技处很支持对于数学类应用研究。 NS方程奇点论证是属于理论范畴,去做报告申请科技处的项目不一定能行。 “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