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坐在办公室面对记者的时候,黄立波感觉自己成了学术名人。 在相关领域上,黄立波确实是一个学术带头人,但距离什么学术名人差距还是很大的,毕竟做的是非常难理解的研究方向,放在公众舆论上根本就不起眼,即便是有成果发表了都没有媒体报道。 现在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黄立波满脸笑容的说了新内容,他描述了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量子计算研究难度,“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已经是超导理论机制中最简化的模型,但数学分析上来说依旧是非常复杂的。” “这种复杂性,可以这样来形容……” “想要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进行计算模拟,所需要的计算量,或者说计算的次数比宇宙中所有的粒子总和加在一起还要多。” “这个概念能理解吧?那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庞大的数字概念。” “在这么庞大的计算需求面前,普通的计算手段就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只能以量子计算来对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进行计算模拟……” 黄立波越说就越投入,后来就干脆道,“针对舆论上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张硕教授的说法是有些外行的,可以说算是外行发言。” “但是我并不是批评他的学术能力,在计算数学领域上,张硕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最顶尖的学者。” “但是,学术领域差距是很大的,费米子哈伯德模型是一项超导理论机制的数学模型,可以说,是一项数学物理的研究。” “计算数学、数学物理,差别非常大……” 在黄立波接受采访以后,报道很快就发了出去。 黄立波前面说的都没有问题,都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的计算介绍,后面几句话就有着争议了。 媒体记者也看准了争议点,制造了个舆论话题—— #张硕外行发言# 简简单单六个字,立刻引起了热哄哄的讨论。 “张硕是外行?这种话也能说吗?” “看视频上黄立波说的内容,似乎也没错,数学物理上,张硕应该算外行吧?” “物理上,张硕是外行?他怎么做的高能物理的算法?” “高能物理和超导也不一样吧?超导机制研究的费米子哈伯德模型,张硕应该算外行吧?” “即便说的没什么问题,但说出来就有些不礼貌了吧,那也可以说,黄立波是计算数学的外行?” 当网络上再次掀起热哄哄的讨论,孙兴利正在张硕的办公室里,给张硕当整理论文内容的助手。 他带着极度的兴奋,不断说着,“这次给他们来个大的!” “看看网上说的就可气,那个黄立波竟然说你是外行?过一阵子,看他还笑不笑的出来!” 他连续说了好半天,确认性的问道,“你这个研究没问题,对吧?” “当然。” 张硕非常肯定的点头,“我已经研究很久了,你不是在帮我整理内容吗?可以自己看看。” “……看不太懂。” 孙兴利翻了个白眼,“我就知道大致的过程,能做到帮你整理就不错了,你还想让我全懂?” “这些都是物理,计算数学方法的内容,我一个研究丢番图方程的,难为人啊……” “不过,没问题就好。” 他说完盯着手机嘿嘿直笑。 张硕有点看不明白了,他疑惑问道,“怎么了?” 孙兴利笑道,“我有个群组里,都是同一年来学校的同事,他们也在说着网上这个问题。” “我就和他们很确定的说,费米子哈伯德模型一定能简化,别人做不到,你肯定能做到。” “有个物理学院的女老师,和我杠了好半天,堵天堵地的说‘不可能’,刚才他说了,要是费米子哈伯德模型能简化,直接嫁给我都行!” 孙兴丽越说笑的越欢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