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硕赶紧澄清道,“这个研究早就开始了,所以才会肯定的说可以进行数值求解,当时研究就已经快完成了。” 其他人顿时恍然。 他们针对这个话题说了几句,随后苏志国问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模型的数值求解确实能解决很多实验计算的问题,但是不是有方法能让这些个数值连贯起来?” “你的意思是……数值模拟?”张硕理解着问道。 苏志国道,“也不一定是数值模拟。因为求解方法很复杂,我们只能针对实验的点位进行特定求解,求出来的点位并不连贯,也很难找到连贯的位置。” “针对单个实验来说,对电子的运动把握还不是很清晰,我的意思是,可不可以用某种方法,来确定所求解的模型数值组的时间性质?” 时间性质。 这个词出现的非常少,但在超导机制的研究领域上,实验中计算时间性质把控也是很重要的。 超导机制,研究针对的是电子的运动特性。 电子是微观上存在的粒子,不像现实中的物体可以通过位置来判断时间前后。 比如,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电子旋转1/2圈、以及旋转3/4圈的位置是同时测定出来的,那么问题来了——究竟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这是很难判断的。 一个简单的举例,就牵扯无法判定的时间逻辑,也是苏志国提问的关键:是否能数值求解的方式,来判断模型计算时间性质? 张硕思考了很久,还是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我觉得,单单依靠对模型进行求解,很难对于时间性做出判断。” “想要真正做出这种判断,还是必须要进行实验的数值模拟。” “我说的也不一定对。” 张硕解释道,“我没参与过超导机制的研究,对于一些实验内容并不了解。” …… 学术报告会继续。 张硕看中了几项研究,就按照时间安排依次去听报告。 有些研究让他感觉有很大收获。 比如,有几个特定类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奇点论证研究。 这些方程相对NS方程就很简单了,但进行奇点论证的内容,也让张硕感到收获很大。 另外,还有两篇特殊方程的光滑性论证。 从边界函数映射到光滑性研究,其中所用的方法和论证过程,让张硕对于研究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入。 两天时间,任务进度上涨了‘2.3%’。 这个速度可以说相当快了,他自己闷头做研究的时候,平均每天也只涨0.1%。 现在两天上涨2.3%,速度等于快上了十倍。 “还是要多参加类似的报告会啊……” 张硕感慨。 若是自己闷头做研究,即便被卡主就进行‘氪币’操作,也需要差不多三年才能完成。 多参加几次类似的报告会,任务进度就会提升的很快,那么研究也肯定会用时更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