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想法只维持了两天时间。 高能所物理中心对于实验发现非常的重视,他们对于数据反复进行了验算,还在实验后对设备进行了几项测试,他终于确定发现没有问题。 然后,高能所在平台发布了公告,“在新一次的实验中,cp破坏研究组利用谱仪探测装置,观测强磁干涉下科西超子的衰变过程……” “通过观察时间间隔的粒子运动变化,研究组发现粒子运动受到了其他影响,其具体表现为伴随着时间粒子运动和预估数值存在巨大的偏差……” “我们分析认为,强磁干涉超子衰变过程中,内部产生了一种未知的力场。” “这种未知的力场,影响到了粒子的整体运动,也让整体变得不可控……” 在对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后,公告最后宣布道,“实验具体数据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将会发布在《自然》杂志。” 对于大机构来说,投稿顶级期刊就容易多了。 高能所确定了实验发现以后,直接联系了《自然》杂志编辑部就确定发表了。 这是因为大型机构本身就是研究的担保方。 倒不是说《自然》杂志相信研究内容,实际上,他们相信不相信都无所谓,重要的是,高能所要发布一个非常惊人的实验成果。 一些实验的研究成果根本无法进行实际验证,编辑部不可能派人来参与实验,挨个检测各项数据,所以实验相关的内容,要发布就必须要有权威。 比如,研究团队非常有名。 又或者,是以大型科研机构的名义进行发布的,就可以直接通过审核。 如果中途出现了实验造假,对学术杂志反倒是有利的,不管是《自然》,还是《科学》,都刊载过作假的研究内容,也引起了大量的争议,同时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 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引起关注的研究选择发表在了杂志上。 这就代表了杂志的权威性。 高能所并没有发布具体的实验成果,也没有标注实验数据之类的具体内容,他们只是在平台上发了一个公告,但也足以引起学术圈的哗然。 之前流传的只是小道消息,一些参与实验的人说是有大发现。 现在则是肯定下来了。 “还真是有发现?小道消息是真的,怪不得他们说的言之凿凿!” “这么重大吗?分析认为是力场,和传言中的一样。” “如果是力场,岂不是能联系宏观?那未来是不是能够以此研究出可应用的科技?” “所以,张硕的理论是正确的?” “再看看吧……” 很多学者都感到惊喜,一些物理领域的学者则忍不住研究起了张硕的理论。 如果发现被完全确定下来,张硕的理论就可能成为未来高能物理研究发展的方向! …… 在高能所发布公告以后,汪进已经闷在办公室里不说话了。 他无话可说。 哪怕心里有一万个不相信,但也必须接受眼前发生的事情。 高能所物理中心会为了cp组的问题,去发布虚假试压成果信息吗? 当然不可能。 这就和《自然》杂志不去审核,就直接让实验成果发表的意思一样。 高能所,本身就是研究的担保。 他们的名声、信誉、权威性,都会成为研究的担保,就是实验成果造假被爆出来,一切的一切都会受到影响,也会牵扯关联很多人。 那些人肯定不愿意为‘与自己无关的实验’买单。 所以高能所一定是在实验中有发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