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历年来,科技处发布的项目支持公告,从来就没有得到过舆论关注。 公众可不在意科技处支持什么研究项目,因为他们并不懂这些研究,和他们也没有任何关系。 这次不一样。 科技处的公告中有一条是张硕的研究,而张硕是个学术明星,身上自带流量,有媒体注意到公告中的项目中存在张硕的名字,顿时就进行了报道。 《揭秘:张硕正在做什么研究项目!》 《张硕最新的研究:电磁力、引力的理论关联,科技处支持!》 《理论物理的研究,第一次登上科技处的支持榜单!》 《专业学者说明:想获得科技处的项目有多难?》 一个个的报道发布出来。 虽然研究内容没有‘八卦新闻’有吸引力,但还是吸引了一大批的流量,不少人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大部分人都是持有支持态度,还纷纷留言说道,“期待张硕的新研究!” “两个基础力放在一起,看着就很复杂!” “这个项目标题,我好像是看懂了,又好像是没看懂,我知道引力电磁力,但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关联……” “我也不知道。” “同不知道。” “同上!” 普通人不知道电磁力和引力有什么关联,学术圈的专业学者们也不知道。 哪怕是最顶级的物理学家,也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关联,因为研究根本没有进行过,物理学的常规认知是四大力之间并没有关联。 有些一直关注张硕的人,顿时想到了张硕在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电磁力引力’研究,也把两者划上了等号。 “这应该就是张硕说的研究!” “寻找电磁力、引力的理论关联,应该是属于理论物理吧?” “听起来很了不起!” 普通人都很支持张硕的研究,也觉得科技处划拨经费给张硕做研究没什么问题。 学术圈不这么看。 很多学者私下讨论都忍不住吐槽,“电磁力和引力的关联?这是什么研究啊?科技处怎么支持这样的项目?” “是啊,科技处竟然会支持理论物理的研究,而且是一种全新的、不确定正确与否的理论!” “我感觉不太可能,两种基础力有什么关联吗?就算有,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 他们诟病的是,科技处支持的项目大多都偏于应用,最顶级的数学家去申请纯数学项目,也不太可能获得科技处的支持。 理论物理,更不用说了。 这种研究获得科技处的经费支持,都可以说是令人费解。 另外,张硕的理论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 虽然张硕的理论支持了cp组的实验方向,并让cp组发现了粒子运动偏差问题,但不要说实验还没有确定下来,即便粒子运动偏差是存在的,但具体和基础理论有多少关系也不确定。 或许,所谓理论支持只是个巧合而已,毕竟强磁干涉粒子衰变是新的实验。 新的实验,有新的发现也是正常的。 大部分学术圈的人都认为张硕是靠影响力,靠关系拿到的项目。 这是诟病的地方。 他们的判断一定程度上也是正确的,包括谭友铭、包括周刚,包括苏东大学所有的教授,甚至说,连张硕自己都认为是靠影响力拿到的项目。 做个很直接的假设,张硕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学者,那么他不可能拿到科技处的项目。 张硕对自己不在乎。 在申请项目的事情上,绝大部分靠的都是影响力,而不是凭能力去竞争,一个纯粹的新人,即便是把研究说的天花乱坠,也不可能拿到大项目。 这是事实。 所以其他人对于自己拿到项目怎么看,就根本无所谓了。 反正项目已经有了,能做项目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人之所以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大部分都是出于嫉妒心理,因为他们没有拿到项目,所以就找获得经费支持项目的问题。 科技路支持的项目,也能让源点论研究办公室变得很轻松。 有经费,总是好的。 源点论研究办公室暂时只有三个人,还包括张硕自己,他个人是不缺经费的,平时也没什么用到经费的地方,但经费还是很有用的。 参加学术会议、给学生的津贴、工作研究过程中要使用大型计算机或者购置设备,等等。 这些都需要经费。 有一些小的支出,包括计算机损耗、电费、打印材料,甚至是做研究过程中喝的咖啡,都可以用经费来报销。 有经费,一切都会很舒心,就像是平时有个随时能报销的福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