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能量与力场规范方程’,再一次被确定。 这条消息还登上了媒体板块,《今日新闻》报道称,“张硕的最新研究《能量与力场规范理论》,引起了国际物理界的广泛关注,并吸引了很多团队以及物理学家进行研究。” “加州理工大学教授,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威尔-布朗评价认为,能量与力场规范理论,是可比拟杨-米尔斯规范场的研究,其价值意义非凡。” “研究发表在《高能物理学杂志》上,而高能所新一次的粒子对撞实验,再次证明了‘能量与力场规范方程’的正确性。” 高能所所长吴建宁为此接受了采访,他对于张硕的研究成果与实验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他说道,“这个研究是正确的,也就代表粒子对撞实验中的未知现象是一种混乱力场。” “混乱力场,也就是不确定力学特征的力场,可以认为是四大基础力的集合体,也可能是某种单一的力场。” “这个研究为高能物理研究开拓了新方向。” “在之前,物理研究都着眼于物质和能量,而研究则着眼于力场,从力场再去联系物质和能量……” “这是一种很新奇的视角,很新奇的研究方向,张硕为高能物理、理论物理开拓了新领域、新方向,我相信后续肯定会有很多的物理学家参与研究……” 最近一段时间,吴建宁可以说是意气风发,因为高能所的工作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他们的实验以及新发现都成为了焦点。 这样的成就,也得到了上级的关注,包括科学院、科技处、科技工程局,都有领导关注过高能所的工作。 同时,吴建宁也正在考虑扩大研究范围。 直白来说,就是申请更大型的项目,来进行更大规模的高能物理研究。 比如,建造超大型的粒子对撞机。 国内大型粒子对撞机一直都在论证中,已经论证了十几年时间都没有任何的进展,主要还是因为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需求经费太高。 作为高能所来说,他们当然会支持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有了大型的设备设施进行实验,才能有更多的研究发现,这也是核子组织能引领国际高能物理研究的原因。 吴建宁也希望高能所的研究能够有更大的发展,所以他决定召开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邀请了十几个人。 其中高能所一方的代表包括吴建宁、曹孟波、高洪利、于飞,其他还包括院长王长利、科技工程局的李明老师等领导,当然也少不了张硕。 视频会议讨论的是高能所的下一步发展方向,议题包括物理组、cp组以及计算中心的工作,也包括建造大型科研设备的方向。 张硕受邀参加视频会议,他就只是坐在电脑前听着其他人的发言和讨论。 当涉及到物理中心、计算中心、cp组的工作,说的主要都是经费、实验、人员相关的问题。 其他参与视频会议的领导也都只是听听。 等高能所内部项目组工作说完,就到了重点问题--大型科研、大型设备建造。 院长王长利开口,问了张硕一个问题,“张硕教授,你是否支持国内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 其他人都认真听着。 包括吴建宁、包括高洪利,都非常支持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物理中心就可以做强度更高的实验,还会吸引更多知名学者参与工作,实验研究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吴建宁非常希望张硕能够同意,很多人心中,张硕的地位很高,他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 张硕直接摇头道,“我反对。” “为什么?”王长利明显有些意外。 在他看来,张硕和高能所是‘一条心’,怎么会反对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 张硕解释道,“因为,落后了,核子组织已经有超大型粒子对撞机,他们升级设备以后进行了几次实验,也没有什么新发现。” “我们建造更大型的对撞机,也不一定会有新发现,即便是有可能也只是一些小发现。” “另外,我认为现在不着急做决策,而是要等。” “等?” 王长利有些不理解。 吴建宁、高洪利、曹孟波、于飞,包括其他参会的领导也都认真听着。 张硕点头继续道,“对,就是等。” “我们已经有两个未知发现,包括粒子对撞实验分析,包括cp组,两个发现的投入都不高,而新的现象可能会代表新的物理方向。” “新的物理方向,需求不一定是强度更高的粒子对撞实验。” “所以我们要等,等更多的理论成果、更多的实验发现,新的物理方向明确下来,到时候,有什么需求就可以建造什么设备。” “新的方向,全世界是从零开始,我们能确定对的方向,然后再开始建造设备进行实验研究。” “这才是超越的机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