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不是。” “我们也是来说说项目问题。” “张硕教授,千万别见怪,我们就是来问问……” 几个人一起说着,还都不满的看向了谭友铭。 实际上,他们争的是项目归属,确切来说,争项目是归属哪个学院。 科技处直批,过亿经费的项目好处太多了,在学院一下挂个项目名字,看起来都很厉害的样子。 更何况,其中还牵扯到了参与项目的人员问题。 数学学院,物理学院都想争一下。 张硕打断几人的争论,干脆说道,“不是以源点论研究办公室和电磁学实验室的名义申请的,高院这边是研究理论、分析数据,电磁学实验室主要是做实验,项目说是两个学院一起就好了。” 他清楚几人争论的原因。 一个是项目归属问题,还牵扯到参与项目的人员问题。 过亿经费的项目,不可能只有几个研究员,项目人员规模几十人是很轻松的,而加入大项目进行研究有很多好处。 比如,参与最新、最前沿的实验,就能很容易出成果。 不管在物理的任何研究领域,都有很多的学者希望能够参与大的研究项目。 高能所一直希望建造超大型粒子对撞机,就是因为参与更高强度的实验,才没有更多的成果和发现。 如果达不到一定的科研环境,学者们自身的能力根本无从施展。 再比如,大项目不缺经费。 最后,跟着大项目完成最顶尖的研究,履历上会狠狠的记下一笔。 著名的‘两弹一星’就是如此,参与过并留下名字的科研人员,都可以说是国家复兴的伟大功勋。 哪怕贡献再小,只说参与过两弹一星的研发,都可以说是荣誉了。 一切的决定权都在张硕手里。 张硕可不想听他们争议项目,他直接说道,“暂时只是有消息,等项目资金批下来,先期的设备运过来再说。” “设备?” 肖海听的愣了一下,“科技处还给设备支持吗?” 张硕道,“不是科技处,是合作单位,科技处帮忙协调。” 他没有解释太多。 肖海却明白了很多。 他本来以为凝聚态物理研究中心和关联物的实验室是最大的受益方,电磁学实验室什么都没有,想要做基础的实验或者是推进性实验,都必须要在他们的实验室进行。 现在张硕说科技处会协调设备,由合作机构直接运送过来,也就代表电磁学实验室会快速发展起来。 项目和他们两个实验室关系就没有那么大了。 张秋生、周刚等人也听明白了,也感到非常的满意。 核心的实验由电磁学实验室完成,那么前期就一定会有很多的设备,也代表了上级对于项目的支持。 再加上张硕个人的影响力,电磁学实验室快速发展为国家级科研机构,也是可以展望一下的。 张秋生、邓建超以及周刚,甚至都开始考虑规划申请了。 在实验室发展方面,学校和省里都会考虑给予支持,一个国家级的实验室能够大大提升高校的科研以及人才培养能力。 …… 肖海、周刚以及杨海峰一起走出了高院楼。 杨海峰感叹了一句,“今天真是跟做梦一样啊,这么大的项目。” “我什么都不管了,但这么大一个项目,还是过来了。” “张硕竟然能申请到。”周刚也感叹的说了句,“真了不起!” 肖海摇了摇头,“我还是想不通,科技处为什么会支持这样一个理论验证项目?” “你们可能不知道,之前我就和张硕谈过,他的理论验证项目需要很多经费,但想申请到是很难的,或者说,基本不可能。” “基础力关系模型不是国际认可的理论,最少暂时不是。” “即便是国际认可的理论,一般也是由科学院主导,进行论证以后再申请项目。” “科技处直批的项目,一般都和应用存在直接的关系。” “理论验证……” 肖海说着摇摇头。 杨海峰则是道,“大概是因为张硕本人吧,又或者是理论有创新性。” “在物理理论这个方向上,国内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可言,上级考虑给予支持也是能说的通的。” 杨海峰的意思就是‘支持新领域发展’。 国家各个领域的科技水平,已经可以说不差于人,但是基础学科的研究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物理理论,就更不用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