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研究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得到了一些很重要的结论。 原子核核力拆分的需求比基础粒子的强力拆分低很多,最直接的就是和电磁力的共性问题,直白来说,就是制造混乱力场所需要的磁场强度低。 准确的说,最低需求不到2T。 这已经是可以用常规导体制造出来的磁场强度了。 虽然对于磁场的需求低了一些,但理论研究还是发现了一些需求高的特性,比如说粒子制造微观场力的传导效应问题,还有,理论研究无法解决不同元素(原子核不同)的需求差异,以及会在核力拆分中的表现。 此外,还牵扯到了无法做研究的原子排列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实验来解决。 理论研究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没有任何实验支持下,就以理论推导出一切。 张硕对于理论内容进行组的总结,并找出了最关键的实验方法,“首先,选择一种元素,并使其进入到离子状态。” “只需要极少的离子态元素,就能够瞬间制造出微观的场力。” “因为场力传导的延时性,当场力接触到实体物质时,可能就会爆发出来,但不同元素表现是不同的。” “这些都需要实验。” 张硕思考着做出了总结,然后把内容打包进行了提交。 这些都是要用实验进行验证的。 上一次陈伟、佟智国等人来的时候,他是建议暂停实验,因为实验的风险非常大,而现在理论研究有了一些进展,并且发现了场力传导的延时性问题,就能让实验变得安全很多。 他希望科技工业局能继续支持进行实验,并对各个元素的核力拆分表现进行测定。 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针对每个元素进行详细的实验测定,就能以此对照各个元素,来研究原子核组成与核力拆分的关系。 同时,也能让理论联系现实物质,补足理论物质解析方向的缺失。 其他理论是以能量和物质为基础,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来阐述四大力的作用和变化,并对四大力进行解析。 源点论,则正好相反,是以四大力为基础,以力的关系进行论述,就要反过来去连通能量和物质,才能够让理论完善起来。 …… 科技工业局。 张硕提交的资料内容,直接就被送到了科技工业局。 第一个看到内容的就是李老师,他简单看了一下内容以后,马上找了两个理论物理方向的专家,然后又找了陈伟过来。 在进行了一通分析后,他们对于资料内容也有了基本了解,“张硕是完成了原子核核力拆分的理论研究。” “原子核核力,指的是质子、中子结合的力,也是一种强力。” “从内容上来看,最重要的有两点,一点就是需求的磁场强度不高,但是控制也不容易,因为需要考虑‘离子态物质’内部粒子的排列问题。” “第二就是延时性。” 陈伟说道,“如果场里扩散具有延时性,按照资料上所说就可以打出去。” “这样就能最大化实验的安全性。” “换句话说,实验是可以做的,想有更多的发现也必须去做实验。” “唯一就是,安全性能保证吗?” 陈伟连续说了一大通。 李老师疑惑的问道,“上次张硕不是建议不要做实验,把资料保密封存吗?” “怎么又支持实验了?感觉变动速度也太快了吧……” “可能是因为有新的研究。” 陈伟道,“其实已经不一样了,这个看起来相对安全的多,只是控制必须精准。” “我当然知道是因为新的研究,问题是速度太快了。” 李老师说着都有些好笑,“资料保密封存才刚提交,第二个研究就完成了,感觉吧,张硕的时间观和我们完全不一样。” “他所谓的暂时保密封存,真的只是暂时,三、四个月而已。” “我所理解的暂时保密封存,时间跨度怎么也十年,二十年吧?” 陈伟一听还真是这样。 某个资料保密封存,肯定要持续个十年以上,否则还封存干什么? 他们的时间观还真的是差很多,或者理解为,张硕的研究速度真是快到让人反应不过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