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查尔斯-费弗曼教授是非常有名的学者。 他从小就是个神童,15岁就发表了第一篇科学论文,17岁就拿到了数学和物理的双学士学位,20岁获得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22岁就获聘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也是美国大学中获聘教授中最年轻的人。 之后只过了短短两年,他就被普林斯顿大学聘为教授,然后相继拿到了艾伦-沃特曼奖以及菲尔兹奖。 查尔斯-费弗曼七十多岁了,他的精力不比年轻时,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但他一直关注ns方程问题。 ns方程问题,和他直接相关。 2000年,克雷研究所召开数学会议并公布了七个数学问题,也就是千禧年七大数学问题,其中的NS方程问题,就是费弗曼上台做的讲解,他一直希望ns方程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查尔斯-费弗曼认真道,“我也看了报告,同样不能确定,但是我希望它是完善的。” “如果能成功,我的意思是说证明是完善的,我要谢谢他,发自内心的感谢……” 邱成文笑道,“一定会的。” 罗斯特-布兰德则道,“我也希望是对的,这不仅仅是问题得到解决,也是数学研究的巨大推动。” “就让我们一起等待明天吧……” …… 很多学者都在等待明天。 华人数学家大会参会的人数很多,有不少国际知名的学者,菲尔兹获奖者就来了七个,有好多顶尖学者都会做报告。 即便如此,很多人还是非常期待明天,因为张硕的报告才是最压轴的。 终于,来到了第二天。 张硕的报告被安排在一个小一些的会议厅,小会议厅才方便做高难度的数学报告。 现场能容纳三百到四百人,因为希望听报告的人太多,主办方就干脆提前给顶尖学者们‘占座’。 顶级的学者们,才是报告评审的主力,其他人大多都只是来凑个热闹,根本不可能听懂全部内容,他们想进入会场听报告,就只能提前来占后排的座位了。 如果后排的座位也满员,就只能站在最后的空地上,又或者是站在过道中。 有些人甚至挤在了门口,他们也无心进入会场内听报告,只是想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张硕、罗勇军以及李伟华,一起等在会场前厅里。 他们坐在一个小圆桌上。 李伟华平平的看一下门口,明显表现的非常紧张。 罗勇军则打趣道,“紧张什么?第一个上场的是我!” 李伟华根本不在意罗勇军的调侃,而是回怼了一句,“这可是ns方程论证,千禧年数学猜想啊!我紧张不正常吗?” “多经历大场面就好了!” 罗勇军笑笑嘻嘻的传授着经验,可紧促的呼吸还是让人知道他也是紧张的,就像是李伟华说的,这可是ns方程论证。 第一个上场,当然会紧张了。 “不用担心。” 张硕笑道,“罗老师,我来开篇,和你一起上去,你就是做个大致的介绍,说一下证明的流程。” “我不紧张,一点儿不紧张!”罗勇军赶紧纠正。 张硕不在意的轻笑一声,随后对李伟华道,“李老师,你是做第一部分的讲解,难度也并不高,重点的几个点讲的细一些就好了。” 李伟华认真点头,“放心吧,我昨天晚上3点才睡,反复看了很多次,到时候说什么,背都能背下来!” 张硕轻轻点头,然后等待着开场时间。 研究是三个人一起做的,报告也是三个人一起做,倒不是为了分功之类的,主要是80多页的论文,内容复杂、难度高,保守估计要讲三个小时。 这么长的时间下来,张硕也感觉有些头皮发麻。 所以就分工合作,罗勇军、李伟华讲前面的一个多小时,张硕负责后面复杂的部分,也做最后的收尾。 在全场的瞩目中,会场后台终于有了动静,张硕和罗勇军一起走上了台,荧幕上也浮现了一行清晰的标题——Navier-Stokes方程解的光滑性证明。 这时候,会场自动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盯着走到台中间的张硕,他把资料放在桌上,随后认真开口道,“流出水龙头的水、流过飞机机翼的气流,又或者是一直不断变动的洋流,等等,这些都可以用ns方程来进行描述和解析。” “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描述的方程的运作良好,但在数学的角度上,其合理性是不确定的,我们一直都希望知道,是否在某些情况下,运作是否会出现故障?也就是方程是否会产生不确定或者是错误的答案?” “Ns方程有着两百年的历史,但其产生的数学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彻底解决。”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不能用‘不确定’来对问题进行描述。” “而现在,我们将给出NS方程问题的答案!” 在简单的开场白结束以后,报告也进入正题中。 张硕把时间交给了罗勇军。 罗勇军做了最初的讲解,也就是对于报告进行全局的概括,也就是讲解整体是怎么做的论证。 这一部分的讲解还是非常重要的。 那些看懂论文的学者自然知道证明过程,但很多学者并没有看懂论文,或者也没有时间去看论文。 他们通过讲解才知道整体的证明过程,也知道证明所用的方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