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科技处大楼,正门。 谭志明和其他十几个院士、教授,满是沉默的走了出来。 有些人还在小声讨论着,但多数人都没有说话,刚听到的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源点论,也就是基础力关系模型,是以四大力相互之间存在关联的角度上出发,对于能量物质现象进行论证。 在大多数学者看来,源点论也只是刚刚开始研究,只有一些基础的理论框架,针对的也是混乱力场,并没有联系其他的物理现象。 可以说,理论也只刚有个雏形而已。 另外,理论是在发现混乱力场的中途发表出来的,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多长时间。 然后,验证了? 怎么验证的?基础是什么?怎么去做的实验? 他们只感到一片迷茫。 好多人想到了科技处批给张硕的项目,那可是上亿经费的项目,最开始还是引起很多注意的,但得知只是理论验证项目,都是做一些基础的实验,后来就没有多少人在意了。 他们并不觉得研究会有进展,因为理论是否真的都不确定,理论也不完善,又怎么可能验证呢? 现在只感觉一切已经超出了认知。 谭志明整个人都是混混沌沌的,他没有去讨论听到的消息,甚至没有和任何人说话,因为他发现自己真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本来是想凭借新发现,再做一些事情发挥自己的余热,结果发现自己做的是无用功。 这一切都成了笑话。 源点论的基础得到了验证,肯定是有很大的发现,才会让科学基金会、科技处、科学院一起否定迈克-约尔的研究。 上级领导已经无比肯定了。 同时,事情可能再次成为他的污点,也不能直接说污点,只是其他人说起的时候,他肯定又被当成了背景角色。 另外,理论基础被验证实在太惊人了。 这件事本身让人无话可说。 谭志明觉得自己应该回去冷静冷静,需要一段时间慢慢消化一下,否则他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 …… 苏东大学,电磁学实验室。 好多研究和工程人员进进出出,每个人都明显非常的忙碌。 实验有发现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所有人在兴奋的庆祝以后,马上就着手准备下一个实验,而研究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关于新发现的引力问题。 这是什么样的引力场? 引力场覆盖范围有多大?各个位置的强度是否一致?是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是像磁场一样有个范围,距离越远,强度越低,还是说覆盖一整个区域强度平衡? 是否只是影响媒介材料?还是说外在的设备有影响? 等等。 很多问题都要弄明白。 电磁力、引力的理论关联,也就是实验的基础中,引力只是一个转化参数而已,简单来理解,就是数学模型中的一个数值。 一个数值,放在实验中自然是很模糊的。 所以必须要进行很多次实验,才能对于转化发现的引力有更多的了解。 李老师又来了。 他还带上了不少的专家,包括佟智国、胡宝成、蒋纬维等等。 其中佟智国是最希望了解实验内容的,因为他正带领团队做原子核核子拆分的实验研究,原子核核子拆分是电磁力、强力的关系研究,可以说是同一体系下不同方向的研究。 电磁性实验室做的研究,对于他们的研究还是很有参照性的。 在小会议室里,张硕和几个人谈起了后续的实验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新发现的详细情况。” “这和理论以及技术研究都有直接关系。” “最初,我们计划使用三种材料——锂、铁以及氮,这些是媒介材料,达到一定活跃度就可以转化磁场,实在不行就要研究粒子了,只是没想到第一次就取得了成功。” “但后续,依旧要分别进行研究,我们需要搞清楚媒介材料和转化之间的关系。” “另外,强度和均衡性也是问题……” 他说了很多专业性的内容。 之后李老师、陈伟等人也谈了一下保密性的问题,其实相关问题已经有了决策,上级已经同意成果发布的问题。 这项研究是全新的物理方向,后续拥有巨大的技术转化潜力,但实际上想要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而越是保密,希望了解情况的国家和机构,就会使用更多的方法了解信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