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新一次的实验会议以后,项目组按照新的方案继续进行实验,实验精度需求更高,也就代表实验的准备和过程更加复杂。 针对每一次实验的检测方式也要进行设计和调整,才能拿到更精确的结果。 不过实验并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半个月以后,项目组还是按照计划方案完成了所有的实验,以及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 实验数据已经有充足的积累,有基础的情况下,后续工作就只有分析了。 张硕也马上召集人手开始最后的整理、计算、分析工作。 他在一层大办公室召集了十几个研究员,都是理论物理以及数学领域的学者。 其中有上级派来支援的小组人员,也有源点论办公室的研究员,还包括三个计算机类的数据挖掘专家,等等。 张硕先是召开了一个小的会议,说明了接下来的数据工作,随后把所有人分成四個小组,并分别分配了一部分工作。 “这是阶段性的整理和分析工作,非常重要。” “我们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基础实验,汇总的数据都已经在电脑里了,针对这些数据,之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而现在要更精细的划定范围,并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 “这是我们的工作,而且我要求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 “大家都打起精神,我再强调一次,这很重要、很重要!” 张硕到最后说了一句激励的话,“等研究完成,每个人都有奖金!” 最后一句话很管用。 所有人都知道项目组有上级部门的支持,经费是非常充裕的,而张硕从来都不是吝啬的老板,他每一次发奖金都是大手笔,拿个几万块是轻轻松松。 现在要一个星期完成任务,就能拿到大笔的奖金,感觉每天熬上24个小时也值了。 这次的总结分析工作并不是公开的,或者说其他人都不知道临时成立的数据组是在做什么。 那些参与到数据工作的人也不知道在做什么,他们只是被分配了一部分数据分析和计算工作。 其中数据分析倒还好一些,计算工作就让人头皮发麻了。 他也知道为什么找几个计算数学方向的学者过来了,归总数据的计算难度太高,单纯用电脑计算简直是痴人说梦。 最后的计算分析,一干就是一个星期。 一层大办公室长期关着门,里面一直都是忙碌的景象,每一个人要么就是在看着电脑,要么就是在不断整理文件,手边的工作仿佛根本做不完。 结果也是喜人的,一个星期终于完成了所有工作。 当各个小组把结果提交上来以后,张硕就做了最后的计算,随后任务提示已经完成。 【任务一】 【研究项目名称: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电磁力、引力关系模型近似求解(难度评估:B)。】 (循环任务。) 【进度:100%。】 (任务已完成,可提交。) “提交任务!” 张硕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提交任务,随后就感觉对于计算结果的理解也更加清晰。 “这是一个关系模型里,对磁场要求中等偏下的解组,但并不是最优的技术转化数据,其中对媒介元素的活跃度需求还是偏高的。” “但是,已经足够了。” 他盯着电脑里的数据表单,仔细看着一个个的参数,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参数,一个是磁场强度需求,具体数值为7931高斯。 另一个是转化引力最高强度数值,1.3703倍地球引力。 其他还有十几种参数,有些并不是固定的数值,而是一系列的数学描述,还有一些数值和媒介元素需求有关,就牵扯粒子的运动、活跃度等特性了。 7931高斯,磁场强度需求已经相当低了。 1.3703倍地球引力,也绝对是个非常优秀的数据。 如果能制造出一倍以上地球引力,场力方向和地球引力方向相反,就可以让物体直接加速飞行,只是想想都非常的期待。 在更多的数据中,并没有体现出媒介材料的作用,只有相关的数据需求,实际上,媒介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转化引力的方向,就和媒介材料的运动方向有关。 转化引力覆盖的区域大小,则和媒介元素的电磁扩张效应有关,而制造出的引力强度,同样和媒介材料直接相关。 表单数据上是最高引力强度,也就是一个理论数值,实际转化则因为媒介材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他们之前实验发现锂元素的表现是最好的,但无论进行多少次实验,就发现以锂元素为媒介材料,最多能制造理论引力强度的90%左右。 换句话说,真正到实验中能制造的引力强度,最高也只有1.233倍地球引力。 当然,1.233倍地球引力,也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张硕长长的伸了个懒腰,才发现自己已经连续工作了四个小时,他出了办公室,朝着走廊尽头的阳台走了过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