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会议是在一座政务楼的小会议室中进行。 张硕抵达会场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好几个人了,他扫了一眼,发现没有认识的人,就很低调的找了个后排的位置先坐下。 前面几个说话的学者很快就注意到了张硕。 “是张硕啊!” “张硕来了。”有人朝后面喊了一声,几个学者就呼啦啦的过来了。 张硕也和来人认识了一下。 其中有来自科技工业局旗下项目的学者,有的是重大科技研发项目的负责人,还有能源局、核物理结构等领域的顶尖学者。 有的已经非常有名气,有的则是没什么名气,,但也只是因为研究是保密性的,没有公开而已。 现在能来参加会议的,都可以说是最顶尖、最重要的学者。 不过和张硕相比也不算什么,因为他本身就是最顶尖的学者,他的数学、物理领域有着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而源点论的基础支持已经得到了验证,有些理论开始实现技术转化。 这样的成就,当然是学术领军人物,即便是在顶尖学者群体中,用出类拔萃来形容都是谦虚了。 这次会议,针对的就是张硕和高晓明一起提交的能源技术报告。 他们是主要报告人。 来参会的学者,知道的消息也可能跟技术有关,只是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刚才他们闲聊也了几句。 张硕来到了会场,却没有人主动发问。 这主要是因为会议内容具有保密性,不知道消息讨论几句还可以,主动询问当事人就有些过了。 但好多人心里是有猜测的,能源技术还能是什么呢? 核聚变? 核聚变被认为是未来能源的主要来源,其重要性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有些人则认为不是核聚变,原因很简单,核聚变技术再重要,似乎也和张硕没有关系。 几个人围住了张硕,坐下来谈起了一些科研话题。 有些人对于源点论很感兴趣。 从事过核电站工作,并一直致力于研究核电技术的张辉教授,就开口说道,“张硕教授,我研究过你的基础力关系模型,后来就在想一个问题。” “既然四大力存在共通性,那么弱力是不是能和电磁力联系在一起?然后,以某种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为材料进行核裂变反应?” 张辉说着补充道,“这样一来有很大的好处啊,这种放射性同位素损失一个中子就能变成常规元素,那么反应的废弃物就不会再具有放射性。” 张硕听的都有些发愣,他顺着思考一下,若是能够实现,听起来确实很美好,直接解决了核裂变的放射性危害。 “但是,没必要吧?” 张硕笑道,“这么复杂的过程就是为了废物不具放射性?实现的过程就已经制造出了足够多的热量,就不需要再进行核反应了。” 他说完继续道,“张辉教授,其实你这个想法也是理论理解偏差了。” “电磁力和弱力具有共通性,其直接表现可以去看电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两者共同制造出了混乱力场。” “如果从共通性的角度研究电磁力转化为弱力,很难、很难,因为热力是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是一种具有覆盖性特性的场地,像是引力场、磁场,电磁力对弱力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也是消解、加强关系,等等。” 张辉听罢,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顺着想一下,也知道是天方夜谭。” “你刚才说消解或加强关系,说的是弱力的增强、减弱?那样是不是会发生核反应?” 张硕点头道,“可能会吧,这方面暂时只能畅想一下,我还没有研究过电磁力和弱力的关联。” 张辉和张硕聊了几句以后,下一个是凑的很近的钱佳伟。 钱佳伟是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年纪听起来已经不小了,但在这里可以说是第二年轻的。 他是能源局所属科研机构的主任研究员,能源有关的物理研究有很多成果,还率队做前沿性的科研,可以说是能源局学者中的一号人物。 钱佳伟又凑近了一些,说道,“我也研究过基础力关系模型,我就在想一个问题。” “这个理论框架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充实,可能会论证物理学各个方向,那么是否能以此基础去论证核反应,比如核聚变?” “我的意思是说以新的方向进行论证,可能会让我们找到控制核聚变的新方法?” 他的意思是现有的方向和技术,很难对核聚变反应进行控制。 如果有一个新的论证角度,是不是就能研究新的技术,来实现核聚变反应的控制。 张硕想了想说道,“也许可以吧,但因为对核聚变已经有了解了,而且也有不少的实验、技术,想研究出新的东西很难。” 钱佳伟点头,继续问道,“张硕教授,你对热电效应有没有研究?有没有考虑完善这方面的理论机制,我的意思是,从技术力关系模型的方向出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