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乔希-阿博特感觉自己十几年来都没有这么忙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就是不断的查看图片以及数据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些和所谓‘反导’相关的信息。 他和下属几十个人都在不断的找信息,可结果什么都没有找到。 即便偶尔会发现一些要注意的数据,但后来仔细研究都证明根本和导弹没有任何关系。 信息找不到,让上级部门不满意,同时想想也很可怕。 对方可是掌握了一种无法检测到的反导技术,而且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技术。 具体有什么威力? 拦截范围有多大、精准度有多高?覆盖范围有多广? 这些都是问题。 只有了解具体的信息才能想办法去应对,没有任何信息就很可怕了。 比如,洲际导弹会不会被拦截? 比如,战斗机起飞后,会不会非常不安全?连五百公里高、速度几马赫的导弹都能拦截,战斗机…… 感觉就是送的啊! 在事情发生了以后,正在太平洋西侧巡航的航母都马上开远了500海里。 军方主要是担心航母上的战机。 当战机训练时飞的过高,比如,打到了一万米高空,会不会被作为‘实验目标’进行打击? 到时候,连检测都检测不到,会不会以为是战斗机发生故障? 等等。 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有寻找信息的压力都放在了乔希-阿博特身上。 乔希-阿博特很清楚,若是找不到相关信息,后续再发生什么问题,比如,存在反导导弹,他的职位可能就保不住了。 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找到。 乔希-阿博特的团队没找到,与之合作的欧洲监测中心也没有找到。 他们开了好几次会进行讨论,都认为舆论上的分析可能是正确的。 这也许就是恐吓性实验,又或者是研究什么导弹内部的技术,总之,根本就不是反导实验。 乔希-阿博特还是向上级提交了报告,“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根本没有反导,也不是什么新式技术,他们或许就是进行一种和导弹相关的实验,仅此而已。” “问题在于导弹本身,而不是反导……” “我以自己的职位担保,这个结论没有任何问题!” …… 张硕拿到了人造太阳项目团队提供的数据。 在返回理论中心以后,他没有着急研究数据,而是又联系了核物理研究所,因为强力数值的判定以及和电磁力的反关联,还是要在真实实验中测定。 人造太阳是属于国际合作项目,好多数据都是共享的,团队中也有很多国际学者。 这样的研究团队想做到保密是不可能的。 另外,他们的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也不可能因为张硕的实验需求进行改造,即便只是添加测定装置也不可能。 张硕还是希望能根据他的需求进行实验,也就是做专门性的实验,就只能联系核物理所,它是要进行电磁环流的测定,希望能够在不断提升的强力环境下,测定到媒介材料产生的电磁信号。 这种实验是必须要保密的。 不过核物理所那边的答复并不令人满意,“我们还有一台小型的托卡马克装置,但已经很久没用了,上一次实验还是在三年前,反应只能维持几秒钟。” “现在的稳定性也不确定,几秒钟能支持实验吗?” 张硕仔细考虑了一下,干脆说道,“我去看看。” 他还是决定跑一趟核物理研究所,去看看实验设备的具体情况。 如果能对设备进行一些改造,也许就能让反应控制持续的时间更长一些。 那样一来,后续就可以进行实验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