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张硕、薛柏坤、王强一行人,是在晚上时间到达的实验基地。 实验基地里,依旧忙碌准备着明天的实验。 张硕来到基地以后,见到了汤华、张丙清、吴晓东等核物理所的人,也见拿到了宋瑞飞、邵恩江一行人。 核物理所的人都在忙着实验。 宋瑞飞,绍恩江一行人比较清闲,他们主要还是过来旁观实验的,也只是参与一些附带的工作。 宋瑞飞和邵恩江就一直跟着张硕,一边说起了明天的实验问题。 宋瑞飞对于装置内部改造很有兴趣,他问了很多相关的问题,比如是怎么做的改造、出于什么样的原理,等等。 实际上,他还是不相信实验的预期效果,只是不好直接明确的说。 这台小型托卡马克装置,技术、材料等方面完全落后,想要维持十秒钟以上,并达到一亿摄氏度的高温,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 很不科学! 张硕一直面带微笑,并不在意宋瑞飞问什么,也不去揣摩对方的心里。 他对这些毫不在意,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我们是以数学的方式,对于内部结构进行科学分析。” “通过对各个部分结构所承受的高温高压进行计算,来找出最适合的结构。” “每一个部分都会进行计算,并采用最科学的设计。” “实际上,原来的装置,内部很多结构并不完善,可以通过改变结构的方式最大化平均热量冲击,来增大材料的承压能力……” 张硕只是简单介绍几句,但透露的信息已经很多了。 宋瑞飞、绍恩江整体上是了解了,他们仔细想想就清楚结构设计,所需要做的计算是非常多的,而且计算是非常复杂的。 其中牵扯到了热力学、流体力学以及材料学等多方面内容。 时间已经很晚了。 张硕关心了一下内部改造、检测以及实验准备等问题后,就离开去休息了。 宋瑞飞、绍恩江一行人也去休息了。 宿舍间里。 宋瑞飞脱掉了鞋子,一条腿搭在床上,用力揉着腿边开口说道,“张硕教授说了很多……你觉得可能吗?” 邵恩江抿着嘴想了想,最后抓了抓头发,摇头道,“谁知道呢!” “那些计算的东西,我也不懂,张硕教授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可能、不可能不用去想了,明天就是实验了。” 他说完直接一头扎在了床上。 “你说的也对。” 宋瑞飞叹了口气,小声嘀咕了句,“我有点希望是真的,又感觉……” “唉!” …… 第二天一大早,实验基地又忙碌了起来。 所有人都在期待实验。 汤华、张丙清以及参与实验的研究员们,都非常期待实验能够取得成功。 他们心里憋了一口气。 一则是因为宋瑞飞团队明显不太相信实验。 他们只是因为感兴趣才过来看看,而且表现的有点儿高高在上。 当然,他们有个高傲的理由。 人造项目团队,是国内乃至国际首屈一指的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研究团队,他们拥有国际最高端的人才、技术以及设备。 第二就是,核物理所内从事核聚变研究的人员,处境其实是有点尴尬的,包括汤华也是如此。 这主要是因为手头上没有大资金项目,他们的托卡马克装置已经快要被淘汰了。 作为物理方向的研究员,科研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根本做不了研究。 当然,理论物理学家们除外。 现在他们要进行实验,若是能够取得成功,岂不是说明他们所掌握的技术要强于人造太阳团队? 到时候,人造太阳团队要‘反向取经’,也许后续还能以此申请到项目。 未来,就可以展望了。 好多研究员们想想都很激动,他们比张硕更希望能够成功,所以对待实验也非常的认真。 张硕也很期待。 他倒不是期待实验的成功与否,而是期待实验成功就能够配合测定强力数值。 现在装置内已经安装了好多新的检测设备,会检测反馈一大堆的参数数据,以此就能够做出计算。 实际上,强力数值是一个新创造的评估性数值,物理界不存在强力数值的说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