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地球自转以及空气阻力叠加影响并不大,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反映到一千公里的太空,略微的偏差也会带来极大影响。 “那么是不是能够利用某种方法降低这种影响?” “轨迹修正?” “轨迹修正……” 张硕顺着思路仔细的思考,他想的轨迹修正,自然不是离子团自动修正轨迹,而是采用一种全新的轨迹,去对太空目标进行打击。 现在的打击轨迹是垂直打击,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找出目标距离离子炮最近的位置,然后再计算并进行打击。 “如果不在最近的位置呢,比如说从后面……” “以接近追寻轨迹的方式,进行打击?” 他思考的眼前一亮。 不过想要降低地球自传叠加空气阻力的影响,接近并轨打击就是个好方法。 并轨打击,就是让打击轨迹,尽量接近卫星的轨道,两者的夹角越小越好,最好是夹角为零度,那么打击难度,就从面上的一个点,变成了直线上的一个点。 张硕继续思考着,干脆建立了个任务—— 【任务四】 【研究项目名称:改善离子炮打击卫星精准度(难度评估:C)。】 【进度:19.28%。】 (任务可取消,当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79。) “果然!” 看到任务进度数值,张硕眼睛顿时一亮。 19.28%,也就代表他的思路是正确的,等于是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 顿时,心里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 刘洪磊、佟智国一起回来了。 他们离开了大概有半个小时,再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就看到几个研究员和张硕、薛柏坤一起讨论着,关键字是什么‘新轨迹’、‘打击方式’、‘功率’之类的内容。 佟智国疑惑问道,“你们在说什么?什么新轨迹?” 有个叫邓建的研究员,精神奕奕的说喊道,“佟院士,张硕教授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案,而且我们讨论了一下,感觉很有希望啊!” “啊?什么?” 佟智国都听的愣住了。 刘洪磊也是一脸的惊讶,他站在门口都没走进来,就只是站在那里听着。 邓建兴奋的继续说道,“并轨打击啊!尽量让离子团轨迹接近卫星轨迹,这样一来,打击面变小了,同时,也最大限度降低地球自转和空气阻力的叠加影响!” “唯一就是,打击路径变长,我们需要增加离子团的初始速度和能量。” 佟智国顺着思考,随后问道,“打击路径边长,偏差不是更大了?” “我们计算过了!” 邓建继续道,“打击路径增加一倍以上,直接影响实际上就只有百公里高度内的空气,只要速度够快,影响就会大大降低。” “如果能排除地球自传叠加空气阻力的干扰影响,精度最少能五倍、十倍!” “再加上精准的计算,就可以把精度缩小到五十米内,甚至更低……” 邓建说完了以后,其他研究员也禁不住热烈讨论起来。 佟智国则呆呆愣愣的和刘洪磊对视一眼,他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非常怪异。 出去半个小时,问题就解决了? 看样子,办公室已经讨论很久了。 换句话说,他们才刚出去不久,也就是跑一趟厕所的时间,张硕教授就想到了解决方案? 这可是困扰了实验组很久的问题啊! 张硕教授…… 天才到有点吓人了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