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是非常可怕的! 张硕听罢笑了笑,说道,“以目标卫星来说,我们计算预期是3.79次就能击中一次。” “十二次,运气再差也能击中了!” 刘洪磊也跟着笑了笑,不过他的心态和张硕不一样,毕竟他是负责离子炮研究的,而且他对于新方案的理解远远赶不上张硕。 具体能不能达到理论计算预期,还是要真正的试射来检验。 下午一点钟,实验试射正式开始。 第一次试射的时候,张硕是在电子控制间,他对于卫星监控图像感兴趣,也就仔细研究了一下。 实验对目标卫星的监测,依靠的是其他卫星的监控图像传输,每半分钟会传输三张不同角度、分辨率的监控图像。 张硕看图像的过程中,得知第一次试射结束了。 结果,没有击中。 最终计算分析结果,偏差大概在30米左右,偏差数值并不是确定的,也只能进行计算预估。 这主要是因为离子团是无法检测的,卫星根本就拍不到,雷达也无法锁定。 第二次试射就要在两个多小时以后。 之所以安排在两个多小时以后,并不是因为离子炮不支持,而是要等卫星再绕地球一周,回到‘最佳打击位置’才可以。 正因为如此,十二次试射才会分两天进行。 张硕并没有在控制间枯等,也没有去设备间或办公室,而是干脆去了外面转了一圈,还到健身设施那里做锻炼。 后来干脆就在那里闲待着,等着试射结果。 薛柏坤也来了。 几个不直接参与实验的研究员也走了过来。 当真正进入到实验的时候,基地的研究员们都感觉很紧张,他们的心情有点像是刮奖…… 离子团打击存在偏差,命运目标就需要一定的运气。 即便是理论计算再准备,反正到实验也有很多不确定性,有些人不敢第一时间看结果,就干脆也到外面闲聊。 等待,是煎熬的。 “我们计算是,不到五次就能命中一次,今天真能命中吗?”薛柏坤有些不确定的开口问道。 其他人也都看向了张硕,他们希望张硕说点什么提升一下信心。 张硕则是笑着摇头说道,“这个是靠运气的,我说能命中就能命中了吗?” “安心等着就好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等待确实很煎熬。 他们就继续等着,有些人站不住还来回的踱步。 这时候,实验间那边跑过来一个人影,远远的就大喊一声,“中了!中了!” 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中了,命中了!” 那人快步跑过来,继续激动的喊着,“张硕教授,刘主任让我来告诉你去一趟控制间!” “这次命中了!” “打在了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杆上,冒出了很大的烟雾,已经有卫星画面传过来了!” “呼啦~~~” 所有人都反应过来,“真的中了?” “中了!” “打中了,快去看看!”他们激动的说了几句,然后呼啦啦的朝着远处的控制间跑去。 “中了就好!” 张硕感到很是欣慰,同时心里也有些兴奋,马上跟着众人一起过去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