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罗勇军的脸上已经被笑容堆满了,他的嘴巴根本停不住,还有一群人围着听着,“你们肯定不知道,那是几年前了,张硕刚读我的博士,我就带他去了实验基地。” “为什么我要带学生去,而且是带他去?因为我当时我就觉得他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天才,也是一个物理天才。” “多接触这些物理研究,可能会让他爱上物理,我承认数学很重要,但物理也很重要!” “看到没有?果然是这样,现在他拿奖我一点儿都不意外,菲尔兹的时候就是这样……” “乌拉乌拉~~~” 罗勇军一边不断地说着,周围人不断的感叹着,“原来是这样!” “罗老师真不一般,看人的眼光真准!” “怪不得!” “我和罗教授不熟,他的学术能力怎么样我也不清楚,但是他教学生的能力……” “是这个(大拇指)!” 这些赞同声大大满足了罗勇军的虚荣心。 孙兴利站在旁边用力撇着嘴,小声嘟囔一句,“你怎么不说,和张硕一起读博的刘成杰……到现在都还没毕业呢。” 李刘双悦也站在人群中,看着中间的张硕不由得很振奋。 这就是学长啊! 在东港大学的时候,她就觉得学长不是一般人…… 果然如此! 虽然她觉得自己没什么学术天赋,但能和学长在一起,就感觉征服了科学。 这种感觉太好了。 实际上,罗勇军不是‘吹嘘’的特例,好多苏东大学的教授,只要认识张硕并且和苏东大学外的人站在一起,都在说‘曾经有多么看好张硕’之类的发言。 虽然获奖的是张硕,但他们感觉此时就是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众多的瞩目中,亚格兰端着托盘走到张硕的面前,布朗也跟着上前帮忙端起托盘,亚格兰则是把奖牌挂在了张硕的脖子上。 他说道,“恭喜你,张硕教授,你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你的研究成果引导了物理学的新方向,并推动物理研究取得质的进展!” “再次恭喜你!” “谢谢!” 张硕朝着亚格兰轻轻点头,并在摄像机镜头下,向前一步和亚格兰进行握手。 一时间,灯光闪耀,周围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众多的记者面前,张硕发表了简单的获奖感言,强调了基础物理研究的意义,以及源点论基础理论,对于实验验证、科技转化方向的重要性。 之后,张硕做了一个重大的宣布,“我决定成立源点论理论研究青年支持基金会,基金会由源点论研究中心负责,每年会拿出一笔资金来奖励那些做源点论方向理论研究的青年学者。” “我所获得的奖金,会捐献给基金会,同时,源点论研究中心也会拿出一千万资金,合并在一起成为基金会运转的第一笔资金。” 在张硕说完以后,周围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金还是很高的,奖金数额每年会随着诺贝尔基金会当年的收入而变动。 如果同时有几名获奖者,那么获奖者就会平分这笔奖金。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金为12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左右。 获奖者就只有张硕一人,奖金就都归张硕一人所有。 这笔奖金再加上源点论研究中心支持的1000万资金,基金会启动资金就超过了1900万,足以维持运作很长时间了。 …… 亚格兰一行人只在苏东留了两天,随后就返回了欧洲。 张硕则是按照计划去了核物理中心的托卡马克实验基地,他早就对于新实验期待不已了。 在完成了基础的理论以后,他对于实验相关反应的理解更深入,也进一步确认了实验的安全性。 核物理所的实验基地里,汤华、宋瑞飞的团队,比张硕更加期待新实验的研究。 他们早就完成了实验前的准备。 宋瑞飞对于研究也是非常积极的,过去核物理所的核聚变方向,可以说就是一个小分支,因为核聚变大型研究是在人造太阳项目团队,他们的团队手里没有大项目,想维持基础的研究都没有经费,大部分研究可以说处在停滞状态。 现在就不一样了。 小型托卡马克装置不断被改造,也成为张硕的新物理方向的一环,上级部门给予了绝对的支持,要经费给经费,要设备给设备。 他们的团队也等于在张硕手下做研究,不管是待遇还是重视程度,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时,研究的可期待性还很强,因为是新物理研究方向,而且张硕的能力是被公认的,研究成果也是可以期待的。 宋瑞飞对于新实验内容了解更多,了解的多,才知道其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实验团队是要在托卡马克装置内进行控制核聚变反应,并寻找反过程中的电信号。 这等于是核反应直接制造电力,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内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