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复杂的数学论证,就是为了诠释混乱力场混沌状态表现以及受到环境影响进行特异转变的过程。 在论文中,张硕进行了比喻性描述-- “混乱力场,就像是一片变幻莫测的云朵,它会受到空气流动的影响,也会受到物理性的干扰。” “它的形状不是固定的,一直处在变化之中。” “这种变化又会受到大量外在干扰的影响,而要预测云朵的形状,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研究成果发布以后,顿时引起了国际物理界的广泛关注。 同时,也引来巨大的反响。 好多顶尖学者纷纷发表看法,“实验事故的调查中有一些张硕教授有关混乱力场的理论观点,但就只有大致的描述,这篇论文说的很清楚了。” “云朵的比喻很有意思,也是张硕对于混乱力场的理解。” “论文内容非常精彩,尤其是那些底层的数学构造,我认为它会支持很多未来的研究。” “作为新物理方向的理论第一人,也是源点论的创建者,张硕对于混乱力场有着更高一层的理解,新的解析体现了……” 大量的讨论,大量的赞叹。 同时,也引发了更多有关混乱力场、新物理方向研究的思考。 很多学者也开始考虑混乱力场研究的下一步方向,实际上,新物理的研究方向到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若只是针对技术进行研究,就从引力制造方向突破,又或者是‘传言中所谓的离子炮’,可能也会是新技术方向。 理论方向,则指向混乱力场。 之前混乱力场的研究一直在持续,于飞团队的实验也有了成果,在实验事故发生以后,研究在短时间似乎就陷入了停滞。 比如,高能所混乱力场研究组的设备在维修。 核子组织团队也宣布暂停进行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暂停的原因直接写道,“强磁干涉超子衰变实验是不可控的,我们必须找到保证安全的方法。” 所以,恢复实验根本是遥遥无期的。 如果没有团队或机构进行混乱力场的实验研究,研究又怎么可能有突破呢? 研究,陷入了死循环。 实验具有非常高的风险,而不进行实验就不会有突破。 下一步,怎么办? 很多学者都不断讨论起来。 …… 高能所物理中心,正门有一群人等待着。 远处的汽车来了过来,并停在了门口的路边,有个警卫员下车打开后门,一个年轻的身影从车上走了下来。 正是张硕。 他是来首都参加会议的,但他第一个目的地是高能所。 等在门口的一群人也很不一般,其中包括所长吴建宁、科学院的王长利、科技处王老师以及好几个高职级人员。 他们热情的走过去分别和张硕握手,“欢迎啊!张硕教授!” “一路辛苦了!” “这次来物理中心,是要看看实验基地?混乱力场研究组那边的设备还在维修……” “……” 一群人寒暄着走进了物理中心大楼。 多数人并不知道张硕是来做什么,还以为他想看一下混乱力场研究组的设备,因为设备一直都在维修,而维修以后是否能继续实验还在讨论中。 这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科技处的王老师倒是知道张硕的来意,他并没有着急问什么,只是微笑着跟着进了接待室。 等到了接待室里,张硕开口问道,“我是想以高能所的几个实验基地为基础,牵头组建一个国际大型合作项目。” 他是对着吴建宁说的。 吴建宁听到后愣了一下,疑惑说道,“我们的混乱力场研究组,本来就是国际合作项目,而且我们的各个项目都有国际合作组……” “我指的是大型合作。” 张硕道,“是组建一个超大型的合作项目团队,就像是核子组织那样……” “核子组织?” 吴建宁都直接愣住了,下意识道,“那怎么可能!以我们的实验基地为基础,其他国家……也不会同意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