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国际合作组办公室。 于飞放下了电话,脸上也不由露出了喜色。 其他人马上看过去。 “是张硕院士?”廖振宇率先开口问道。 于飞用力点头,欣喜道,“张硕院士说明天就来基地这边,看来是要参与实验。” “那太好了。” 廖振宇也有些欣喜。 其他几个人听罢也讨论起来,“是张硕院士要来啊!” “真难得,有一段时间了吧?自从实验稳定以后,(张硕)参与的就越来越少。” “也没必要,分析数据不是什么创新性工作,张硕院士肯定有更重要的研究……” 不少人都沉默了。 “更重要的研究”,让他们都想到了近一段儿时间,舆论上火爆的引力飞行器。 一些了解技术原理的专家,站出来对神秘的引力飞行器做出了分析,并认为其中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能源技术。 这种能源技术究竟是什么,学术界有很多的猜测。 其中最被推崇的说法是低温核聚变叠加核转电技术,研制出的‘完美电动力系统’。 之所以说‘完美’,是因为两个技术加在一起,能够源源不断制造出庞大的电能,而且能形成完善的技术闭环,并能够像是核动力一样,不需要添加大量原料,就可以持续自主运转。 如果猜测是真实的,相关技术是怎么研究出来的呢? 一些人想到混乱力场实验刚开始没多久,张硕一直忙碌着,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连非常重视的实验都没参加,也就能推测出,张硕很可能参与了研究。 但没人真正说起来,只是提到张硕有‘更重要的研究’而已。 因为相应的技术肯定是保密的,技术情况、参与研究人员也肯定是保密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张硕马上要来到实验基地,并参与到下一次实验研究。 于飞说了一下张硕要来,并没有谈到‘实验变化’问题。 等出了国际组办公室,他还是和廖振宇说了一下,廖振宇真是更加期待了。 他们一直以来都希望对于实验做出改变,能想到的就是增加强度,但增加强度也意味着提升风险,实验本来就是有风险的,如此大的风险下,对实验进行修改就必须要上报,但没有张硕点头,上级部门审核都很难通过。 费米实验室、核子组织的实验事故就是前车之鉴。 这方面,于飞也没什么好办法,因为他们拿不出一整套的理论,或是什么重要的实验基础支持,来说明增加强度风险不会升高。 …… 第二天下午,张硕准时到达了物理中心。 吴建宁、于飞、廖振宇等人,都在门口迎接,他们一起走进了物理中心大楼,随后进入了接待室并谈起了实验问题。 张硕关心了一下前两次的实验情况,随后直接进入主题,,新一次实验要做出改变。” “我们研究的是混乱力场的特性,是通过研究混乱力场到强力的转变,来了解其特性。” “连续的实验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基础数据,下一步则是要寻找新的方向。”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强力转变情况存在巨大的波动。” “我个人认为是弱力的影响,但到现在并没有完善的理论,所以下一步我认为,应该研究这种波动……” 他认真解释了起来。 虽然话语里都是‘我认为’,只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得到其他人的支持,但实际上,任谁都清楚张硕说的和后续实验直接相关。 混乱力场的研究艰难无比,而且还蕴含巨大的风险。 现在只有张硕能够对于实验变化做出决策,哪怕就只是增加强度,也必须由张硕来做决定,其他人的意见甚至都不重要。 张硕继续说着,“我们不了解其中蕴含的机制,但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主动研究,主动实验,再对比原来的实验,看差异问题……” 张硕连续说了一大堆,就只是解释原理。 廖振宇有些忍不住开口道,“张院士,你就直接说吧,怎么去实验!” 其他人都没说话,但眼神里透露的意思也差不多。 张硕笑道,“不要着急。” “在实验变化上大家可以一起讨论,我只是有些想法,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我考虑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添加其他衰变元素的方式去影响实验。” “比如,氚元素,或者特定条件下可以表现出放射性的氦-3。” “在高温、强磁的环境下,其他带有放射性的轻原子衰变,一定会影响到实验,尤其是混乱力场的表现。” “这种影响可能会很轻微,甚至轻微到完全检测不到,但也有可能影响很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