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见双标要不得! 虽然在1856年天京事变之后,男女分营就被取缔了。 但这时候,却是已经迟了。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已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大局根本不是取缔男女分营的制度能够挽回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李奕为了方便管理,暂且在军中采用男女分营的制度。 大不了等将来安定下来再取消就是了! 嗯,李奕不搞双标那一套。 …… 李奕所部现在的人数再次增长,已经达到了三千人左右。 这三千人中,除去他的团营之外,主要就是自发跟随他的浔州百姓,这两者加起来大概有两千人上下。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跟来金田的李家庄和王家坳的乡民。 在李奕带着李家庄整体前去投奔金田的同时,王安也回了一趟王家坳,将王家坳的人也都给带了过来。 然后,李奕手底下的兵员数量便再次增加了。 只是,李奕手底下的人虽然看着数量不少,但却只是一群实实在在的乌合之众。 要想让他们发挥出战斗力来,必须得先进行整编训练才行。 在敲定男女分营的制度之后,李奕手底下的人马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由青壮男丁组成的战兵营。 人数大致为一千七百人左右。 另一部分是负责后勤,由老弱妇孺所组成的后勤营。 人数大致为一千一百人。 李奕准备将战兵营按照他自己参照西洋步兵操典,搞出来的一个类似三三制的兵制进行整编。 嗯,后装枪的时代已经相距不远了,李奕现在拿出三三制来,并不会过于超前。 新军制的基础单位为班,一个班设班长一人,副班长一人,下辖兵员十人,共十二人。 三班一排,再设排长,副排长,司号兵,通信兵各一名,共四十人。 三排一连,设连长,副连长,指导员各一名,警卫员三人,再设连属司号兵三人,通信兵三人,共一百三十二人。 三连一营,设营长,副营长,参谋各一人,设思教官三人,设营属警卫班,宪兵班,司号班,通信班各十二人,共450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