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随着清军在城外整兵之后,转头杀来浔州,李奕也是迅速在浔州城内完成了兵力集结。 并带兵向着清军迎击而去! 准备要和清军硬碰硬的做过一场。 之所以如此,不是他头铁,而是眼下的局势容不得李奕玩花活。 近万太平军战俘被收押在浔州城内,李奕若想保住这些人,就只能和清军硬碰硬打一场,并取得胜利。 否则的话,一但李奕带兵撤出浔州,清军必然会接着对太平军的战俘动手杀降。 这是李奕所无法接受的事情! 他没来,清军要杀降。 他来了,清军还杀降。 那他李奕不是白来了吗? 还有就是,这近万太平军战俘中,有不少李奕所部的辅兵营打散其中。 为了保住这些人,李奕只能和清军打一场。 …… 很快,清军就和李家军在浔州城西郊迎面相撞。 双方摆开阵势,准备来一场厮杀。 嘀!嘀嘀! 刺耳的铜哨声响起。 李家军上下在铜哨声的指挥下调整队列,列出了一个前后三排,十分标准的排队枪毙阵列。 嘀嘀嘀! 又是一阵铜哨声响起,李家军开始扛起火枪,排着整齐的阵列,向前推进。 之所以都有后装枪了,还要用排队枪毙的阵列。 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一是为了追求尽可能高的火力密度! 二是因为现在李奕所部并非全部换装了后装枪,能够换装的后装枪的人数,只有大概四分之一。 其余人依旧用的前装枪,甚至还有不少人用的是老旧的鸟枪。 李奕总不能让这些人在战场上划水吧? 所以,排队枪毙的阵列短时间内依旧得用。 随着时间流逝,双方之间的距离正在被不断拉近。 紧接着,又是一阵铜哨声。 旋即便是军官的大喝。 “开火!” “打!” 一瞬间,噼里啪啦的枪声响成了一片。 密匝匝的弹丸向着敌人投射而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