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微臣,谢主隆恩!” 蔡炳文是真的很激动。 打死他也想不到,自己这个长沙知府在长沙沦陷后,非但没有被下狱治罪,反而是被升了官。 别提现在蔡炳文有多激动了! 而咸丰之所以要升蔡炳文的官,原因也很是简单。 因为现在南方的这群汉官中,他唯一信得过的也就只有蔡炳文了。 蔡炳文被咸丰派遣担任长沙知府之前,在咸丰眼中,蔡炳文其实只是他随后布置的一个用于牵制曾国藩的闲棋。 不太重要! 但是,当长沙沦陷,湖南陷落的事情发生后。 蔡炳文的地位却是变了。 因为,在长沙沦陷后,蔡炳文一封密奏直接送走了曾国藩,以及曾国藩全家。 要知道,曾国藩之所以能坐上湖南团练大臣的位置,靠的可不光是咸丰的看重,还有那些江南文官集团的支持。 而在曾国藩被搞下去之后,蔡炳文非但获得了咸丰的信任,还和江南文官集团撕破了脸。 咸丰想要组建团练,还不想江南文官集团做大,那么足够忠心,且和江南文官集团撕破脸的蔡炳文就是他最好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将曾国藩全家从湖南押送至京城下狱问罪的这件事的负责人,也是蔡炳文。 接完旨,蔡炳文从地上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他上前来从怀中掏出几张银票塞给前来传旨的太监说道。 “公公远道而来,不能白跑一趟,这些算是下官请公公喝茶。” 传旨的太监摸了摸银票的厚度,一张脸瞬间笑成了一朵菊花,开口说道。 “哎呀,蔡大人太客气了!” “哪里使得。” 蔡炳文一张老脸上满是笑容,接着说道。 “有劳公公回京之后,在皇上面前为下官美言几句。” 太监闻言,当即点头应许道。 “好说,好说,皇上可是对杂家说过,这南方的诸多汉臣中啊,他老人家最看重的就是蔡大人您了。” “否则的话,这江西团练位子也轮不着您不是?” 说罢这些之后,传旨的太监又开口提点道。 “这钱啊,咱家不白收,给蔡大人一个提点。” “接下来大清的主要用兵方向就是在江南,朝中准备要先剿了长毛,再集中兵力专心围剿唐贼。” “蔡大人在组建江西团练之后,在做事时该当有所取舍,以支持江南战局为先,至于湖广战局,则是可以稍稍先放一放……” “这是朝中军机处的决议,但不好见于明文,这件事蔡大人心里有数就好,不要外传。” 之所以不好外传,主要是担心消息传出去之后,湖广方面的官员心寒。 所以,这件事最好便只是在高层中口口相传。 蔡炳文闻言,心中满是感慨,钱没白花啊。 “谢公公提点!” …… 大唐昭武元年,十月初。 清晨时分,红日东升,天色彻底大亮。 一支船队自长沙出发,沿着湘江浩浩荡荡的南下。 随着科举以及分田工作的推进,湖南局势算是暂且稳定了下来。 李奕也就没有继续在长沙久待,而是自长沙动身,准备返回广州。 他离开广州这么长时间,大量的军务政务堆积,都急需李奕回去处理。 虽然要紧的事务会通过八百里加急转运到长沙,寻常事务会交由内政部来简单处理。 但李奕还是想要亲自过一下手的。 除此之外,就是李奕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广州一趟,见一见自己的妻儿了。 长子出生时,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不在身边,连满月宴李奕都没能赶上。 现在眼瞅着百日宴都快了,初为人父的李奕实在是有些按捺不住想要见一见自己孩子的心思。 是故,湖南的局势才刚稳定下来,他便马不停蹄的选择了带兵返回广州。 十月初六,李奕带队自长沙出发开始南下。 十月十二,大军抵达衡阳,简单休整之后继续南下。 十月二十,队伍经由郴州,宜章等地,一路返回了广东境内。 在大军抵达韶州之后,李奕下令大军原地扎营休整。 是夜,李奕处理完手头的公文,正准备搂着傅善祥回屋宣泄自己多余的精力。 一队快马直入韶州城,向着李奕的居所而来。 “启禀王上,广州急报!” 李梁翻身下马,在通过层层检查之后,来到李奕面前汇报道。 李奕搁下手中钢笔,蹙眉询问道。 “广州急报?可是广州出什么事情了?” 李梁当即回复道。 “回王上的话,事情是这样的,广州码头的巡捕们查获了一起茶苗走私案。” “在军情处介入,顺藤摸瓜往下查之后,牵扯出了好几起大型走私案件,且还牵扯出了不少人……” …… PS:今天感冒稍稍好了点,我尽量码了五千字,后边实在码不出来了。 明天我试着恢复正常更新,然后看看能不能加更…… 欠着更新的感觉真难受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