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提督大人,钦差大人英明。” “对如今的我军来说,撤兵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邓绍良也是随之附和。 张国梁点头说道。 “传令全军,在池州休整一夜,然后顺江东下,撤回江南,不得有误。” 江南大营众将闻言,纷纷打千儿应是。 和春等人告退出去,前去筹备撤兵事宜。 而张国梁也是埋首书案,准备写一封军报,向江南方面汇报一下当前安徽的具体战况。 让江南方面的怡良和僧格林沁等人做好迎接唐军东下的准备…… 就在张国梁埋首书案书写军报之际,外边进来一名亲兵汇报道。 “启禀军门,营外有人自称是您的故人,前来求见。” 张国梁闻言,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然后抬头询问道。 “是吗?我在安徽还有故人?本提督自己怎么不知道?” “来人可有说他姓甚名谁?是何来历?” 亲兵闻言,点点头说道。 “回军门的话,其人自称是广东高要的大头羊……” 张国梁闻言,忍不住蹙眉。 张国梁是广东高要人,其在被清廷招安前,原名张嘉祥,外号便是大头羊。 尼玛,当面报他小号是吧? 不过,在听闻此言之后,张国梁也是确定了,来人应该真的是自己的旧识。 否则的话,大头羊这个外号可没多少人知道。 蹙眉一阵,张国梁开口说道。 “将人带进来吧!” 亲兵闻言应了一声,然后告退出去。 不多时,他便将一个长相富态的中年人带进了张国梁的军帐。 当然,不是罗大纲。 罗大纲虽然和张国梁曾有交情,但他现在毕竟是大唐参谋部的高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他即便再怎么头铁,也不至于自己冒险跑来劝降张国梁。 这不叫勇敢,这叫煞笔。 万一他被张国梁杀了或是扣下,影响都实在是太大了。 派个使者,带着罗大纲的亲笔信前来劝降便已足够。 在来人进入军帐之后,张国梁锵的抽出自己的佩刀,将佩刀横在面前的案几上,冷声询问道。 “尔是何人?为何自称本提督之故人?” “本提督可不记得自己有你这么一个故人!” 张国梁在听闻此人报出他曾经的外号之后,本以为真的是自己的故人。 但一见面他便发现,屁的故人,自己根本不认识对方。 意识到被耍了的张国梁有些愤怒,心中生出了杀意。 只是,面对杀气腾腾的张国梁,王守的心理素质却是很好,他丝毫不慌,只是拱拱手笑着说道。 “张提督莫要动怒。” “在下确实并非提督大人的故人,但在下今日却是代故人前来,向提督大人问好的。” 张国梁闻言,冷哼一声说道。 “别卖关子,有事说事。” “若是让本提督知道你在耍我,定叫你生死两难!” 王守笑着说道。 “在下从西面而来,为提督大人带来一封书信,提督大人还请观之。” 说话间,王守将自己带来的那封罗大纲的亲笔信呈递给了张国梁的亲兵。 张国梁从亲兵手里接过书信,然后翻阅了起来。 只是,随着翻阅书信,他的眉头却是深深皱起。 片刻之后,张国梁将看完的书信扔在面前的桌案上,怒目圆睁的说道。 “好啊,原来你竟是唐贼,代罗大纲那贼子而来。” “尔来本提督军营,不畏死乎?” 王守摇摇头说道。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在下久闻提督大人英雄一世,岂会做这种要遭人耻笑的事情?” 王守一句捧杀把张国梁给架了起来。 让本来想命人将他推出去斩了的张国梁暂且收敛了自己的杀意。 见张国梁脸色稍有好转,王守继续说道。 “提督大人话何必那么难听?罗司长命小人送来这封亲笔信,便是看在以往曾一起共事的份上,想要给提督大人一个弃暗投明的机会。” “提督大人该当领情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