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拒了。” “孤政务繁忙,没功夫去和那些洋鬼子扯皮。” “谈判之事便交由左司长,郭司长,王司令,方司令,冯参谋长你们来负责吧。” “谈完之后,再将具体条约交由孤过目便是。” 身为一国之主,李奕自然不会亲自去和敌国谈判。 太丢份! 就连满清在对上洋人之后,虽是数度战败,国格沦丧,可在双方谈判的时候,满清的皇帝照样不会出面。 最多也就是派遣钦差,专门负责谈判事宜。 皇帝要做的,无非也就是谈判结果出来之后,点头或摇头。 甚至连签字都不会签。 嗯,主要是满清的那些条约都太丧权辱国了,但凡要脸的,都不会去签。 同样的道理,谈判这种事情,李奕是不需要亲自去谈的,他只要最终拍板决定谈出来的条件是否通过就行。 身为上位者,如果真的事必躬亲,那他即便有再多的精力,也迟早得累垮掉。 适当的放权给下面人,是一个成熟的上位者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左宗棠闻言,当即应了下来。 但还是询问道。 “敢问王上,此次谈判我大唐这边该是个什么章程?” 左宗棠这其实是在询问李奕的心理底线。 只有知道了李奕的底线,他才好根据底线去进行谈判。 李奕稍稍思索一阵,然后说道。 “大唐可以继续对各国开放通商,但各国必须对此战我大唐所受的损失做出赔偿。” 联军来犯,李奕不可能让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和谈可以,但联军必须得出出血才行! 说罢这些,李奕灵机一动又说道。 “八国联军之所以是联军,便是因为他们始终不会是一条心。” “我大唐此次谈判之时,可以和各国代表分开谈。” “一来是可以分化联军各部,让他们不能拧成一股绳。” “二来则是可以借此尽可能的从联军手上攫取利益。” 左宗棠若有所思,开口询问道。 “王上的意思是?” 李奕手指轻扣桌面,轻声说道。 “和英法可以谈要求他们开放印度市场,我大唐商人要前往印度进行贸易。” “和普鲁士,奥地利,萨丁,葡萄牙等国可以谈互相开放本土和殖民地以供商船补给和通商的事情。” “和荷兰,西班牙可以谈割让租界,孤有心要在吕宋和爪哇设租界分派官员和军队驻扎,为将来大唐恢复前明时期的三宣六慰做铺垫。” 李奕虽有心把割地赔款、协定关税、治外法权等不平等条约套餐给联军都来上一波。 但他却也明白,大唐此次只是打平了联军,最多算是略占优势。 而不是打到了欧洲本土,能用来拿捏联军的,只有贸易通商这一点。 在这样前提下,想让欧洲列强接受大唐的不平等条约,无疑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那不妨来点实际的。 既然要通商,那好,我可以对你开放通商,但你也得对我开放你的本土和殖民地。 这叫对等原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