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谢思远闻言,神情一凛。 然后从椅子上齐声开口汇报起了广州造船厂的造船进程。 “启奏王上,截止现在为止,我广州造船厂今年总共建造战船三艘。” “这三艘战船,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最新型号蒸汽铁甲船。” “吨位为一千五百吨!” “动力方面,使用的是蒸汽机和风帆混合动力,船只外包衣钢铁船壳,内部主要舱室用特制的钢铁构件进行了加固。” “并且,不同于传统意义上风帆战列舰只有侧舷火炮,我们所建造的新型战船,还加装有甲板炮塔,可在甲板上进行开火。” 大唐现在对于舰队的主力船型并没有定型。 造船厂每一批次建造的战船,相较于上一批次,都有着明显的改进。 而这个改进的方向,则是前无畏舰和无畏舰的发展方向。 之所以不一步到位建造前无畏舰,甚至是无畏舰,并非李奕不想,而是以大唐现在的工业水准做不到。 图纸还好说,李奕可以提供。 但设备,人工,造船材料,配套工业等都是问题。 李奕之所以要安排造船厂从木质风帆战列舰开始,一点一点向铁肋木壳船,铁甲船,然后向前无畏舰方向过渡,并非他闲得蛋疼。 而是为了通过建造较为简单的船型,来促进造船工业发展,并培养足够的造船工人。 还有就是,李奕现在得琢磨琢磨,自己如果建造出一条前无畏舰来,会不会点亮欧洲列强的造舰思路? 以现在欧洲列强的造船能力,一但李奕提前点亮前无畏舰的科技树,那他们下饺子的速度肯定会超过大唐。 到时候,李奕可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所以,在大唐的造船能力超过欧洲列强之前,李奕绝对不会一步到位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 谢思远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五条战船正在建造之中,按照预计,年终便可陆续舾装下水……” 听完谢思远的汇报,李奕微微颔首,然后说道。 “广州造船厂的造船速度很不错,孤很是满意。” “今日孤召你前来,主要是为了第二件事。” “大唐在攻占福州和上海之后,勘探发现福州马尾和上海长兴岛方面自然条件优越,可以建设造船厂。” “孤已经做出了决议,命营建司于上海长兴岛和福州马尾分别着手建造船坞,开建造船厂。” “广州造船厂这边要做好抽调骨干,支援长兴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建设工作。” “有没有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