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保护生态?保护尼玛个头!-《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3)页

    生怕眼前的灾民口无遮拦说出些什么来!

    很明显,他们贪了!

    当然了,贪的不多,最多算是为自己捞点生活费,不会影响到赈灾的大局。

    而这些官员们之所以这么收敛。

    并非他们有良心,怜悯灾民。

    而是因为他们被李奕的手段给震慑到了。

    毕竟,就连曲阜的衍圣公都因为贪墨赈灾物资,而被抄了家。

    悬首于曲阜城外!

    他们这些人又岂敢顶风作案?

    虽然孔繁灏之死,明面上是孔家自己大义灭亲。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件事背后是李奕在推动的。

    否则的话,孔宪坤一个人怎么可能抄的了北孔的家?

    真当孔家经营曲阜这么多年是摆设啊?

    如果没有唐军在一旁震慑,孔宪坤公审孔繁灏之时,曲阜指不定就要举旗反了。

    但让这些官员松了口气的是,灾民们并没有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来,只是七嘴八舌的称赞着大唐的赈灾。

    “回王上的话,工地上的伙食很丰盛。”

    “每天都有热饭吃,隔三差五还能见点荤腥,那烤咸鱼吃起来香的很。”

    “有朝廷的官老爷监督,没人敢苛刻我们的伙食哩……”

    看得出来,这些灾民的称赞,都是发自真心的。

    李奕也是笑呵呵的,看起来相当和气。

    大唐要赈灾,粮食不够,便只能从别的地方想想办法。

    捕鱼,就是李奕拿出来的办法之一。

    因为满清迁界禁海的缘故,现在的黄河,东海,南海,渤海之中,鱼类不管是种类还是数量,都相当丰富。

    如果大唐能在海上大规模捕鱼,那所获的渔获,是可以极大的填补粮食上的缺口的。

    至于说过渡捕捞会不会破坏生态?

    其实不怕,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以及捕捞技术,很难对海洋生态造成致命影响。

    再者说了,人踏马都要饿死了,伱和我说保护生态?

    我保护你妈个头啊!

    至于说渔获怎么运到灾区?

    其实问题也不大,现在正是冬天,气候寒冷,渔获还是能保存的住的。

    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根本坏不了。

    至于说等天气暖和了怎么办?

    李奕现在已经在沿海准备开设咸鱼厂和罐头厂,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应该就能够投产。

    咸鱼不必说,直接用盐腌,腌好之后即便是盛夏也能保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罐头虽然成本高了些,但却可以长期保存。

    转运也不成问题的。

    除此之外,李奕还在琢磨,自己要不要趁着黄河改道的档口,将山东这边的人口给移民出去一部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