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用折腾了,叔父我在衙门已经吃过了。” “衙门最近事务繁忙,我们这些官吏都得加班,衙门管饭。” 自从在曲阜的难民营内被赵河看重,提拔出来负责协助他管理难民,宋康年便算是入了仕途。 在孔家被抄家之后,曲阜的官吏班子便也被清洗了一遍。 宋康年借着协助管理难民营的资历,很快就被提拔了起来,成为了曲阜县的财政局副局长,负责分管曲阜的户籍管理事宜。 最近事务相当繁忙! 宋诗闻言,有些好奇的问了一句。 “叔父最近在忙什么呢?衙门好像已经连着加了好多天的班了吧?” 宋康年闻言,也没有隐瞒自家侄女的意思,直接了当的说道。 “朝廷想要从山东迁徙一些灾民前去关外,每个县都被划分了指标。” “这不,最近衙门里都正在忙活这事情呢,县里也是因为这事情搞的鸡飞狗跳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很严重的乡土情结。 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的话,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 就更别说,这次移民要去的地方,还是鸟不拉屎的关外了。 大家都不乐意,但衙门却是被分配了指标,不完成不行,自然是闹出了好些风波。 这也就是这次移民是无地无产的灾民优先,否则的话,如果要移民在本地有地有产的百姓,阻力还会更大。 嗯,就拿土地问题来举例。 移民走后,土地归谁? 如果归官府,那伱官府凭什么强抢百姓的土地? 真要这么干了,妥妥的官逼民反。 可如果归个人? 但是,人都移民走了,远隔万里之外,土地怎么打理? 如果没人打理,那土地岂不是荒废了? 如果是卖地的话,一下子那么多人卖地,土地的价格会被压到什么程度? 万一有人借着移民的机会低价购买兼并土地,甚至是为了低价兼并土地,就强行送人去移民怎么办? 这些问题不解决,那是要闹出乱子的。 宋诗闻言,有些吃惊的询问道。 “叔父,关外现在不还是被鞑子控制吗?” “朝廷怎么会让灾民往关外迁徙?” 宋诗虽然年龄不大,但得益于从小优渥的家境,她也是识字的。 这段时间以来,宋诗每日里闲暇时刻就会看宋康从衙门带回来的报纸解闷。 所以,对当前的局势还是有所了解的。 宋康年耸耸肩说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许是朝廷准备进军关外吧……” …… PS:说一下欠更问题,昨天请假一天欠两章,上个月欠一章(虽然我记得我还了),一共是欠三章,从明天开始还债。 还有,那啥,月初了,求一下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