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立人设的重要性-《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2/3)页

    但这并不妨碍大唐去向西方取经!

    嗯,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交流才能有进步嘛!

    一个文明就算是再怎么强大繁盛,照样能从对外交流中汲取养分,壮大自身。

    但如果一个文明拒绝对外交流,那么不管他此前究竟有多么的强大繁盛,等待他的最终结局,也只有在封闭中不断内耗,不断虚弱,乃至最终走向灭亡。

    张之洞闻言,点头表示明白。

    现在的大唐正处于国力上升期,正可谓勃勃生机,万物竞发,对于对外交流。

    向外国吸取先进经验,并不存在抗拒心理。

    甚至,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当年的强汉盛唐,可没有一个是断绝对外交流的。

    非但没有断绝对外交流,反而是积极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借此形成强汉盛唐的国家底色。

    其实大明也一样。

    大明最强盛的那段时间,照样也是在不断的下西洋,不断的对外交流,传播自家文化的同时,吸收国外的优秀精华。

    ……

    时间流逝。

    很快,便来到了年底。

    从长安启程的石达开终于东行抵达了京师。

    抬头看着远处高大雄伟的京师城墙,石达开忍不住苦笑一声。

    “想不到,我石达开竟然会是以这样的身份抵达京师……”

    在石达开的设想中,他可能是以胜利者的姿态打进京师,也有可能以失败者的姿态被押赴京师受刑。

    唯独没有想过,他有朝一日竟会主动归降,以臣下的身份前来京师觐见……

    想到这些,石达开心绪很是复杂。

    一旁的张遂谋见石达开表情异样,忍不住开口说道。

    “京师已经到了,王爷如今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摆正心态,做好自己臣子的本分。”

    “若是再优柔寡断,不管是对王爷,对我太平军众同僚,还是对天下,均不是什么好事。”

    黄玉昆也是开口说道。

    “王爷不必想那么多。”

    “大唐皇帝对待下属素来宽仁大方,而您又是举三省之地归降,可谓不世之功。”

    “无论如何,大唐皇帝也是绝对不会亏待王爷的!”

    在黄玉昆看来,李奕打天下的时候,虽然确实是捡了太平天国不少便宜。

    但他的礼贤下士,宽仁大方,却也是众所周知的。

    所以,黄玉昆发自真心的认为石达开归降大唐,并非什么坏事。

    因为在他看来,天下大势已定,太平天国若要再争天下,必然不会是唐军的对手。

    到时候,一但天国战败,他们这些人又岂会有什么好下场?

    与其最后落得个客死异乡,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下场,不如趁早投降。

    拿手上的实力去换个荣华富贵!

    反正,以李奕的为人,定然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嗯,这就是立人设的重要性了。

    如果不是李奕自从起兵以来,便开始为自己树立这种“礼贤下士,宽仁大方”的人设,石达开还真不一定能下定决心,在自己手上还有一定实力的前提下,选择投降大唐。

    深吸一口气,石达开收敛了心神,骑马向着京城方向走去。

    不多时,他便抵达了京师城外。

    石达开看到了远方京城门口已经汇聚了一群人,他下意识勒马停下。

    定睛一看,石达开便看到了站在人群最前方的罗大纲。

    曾经在金田之时,李奕和石达开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