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移民与自行车-《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第(3/3)页

    宋康年大步向前。

    “你在看什么?”

    “课业写完了吗就看小人书?”

    宋词闻言,满脸惊慌的说道。

    “爹……爹,我没看啥,我啥都没看……”

    宋康年上前,手中的棍子挥舞,抽向了自家小崽子的屁股。

    书房外,听着书房内传出的惨叫,宋诗忍不住捂脸。

    实在是太残暴了!

    很快,宋康年提着棍子,一脸舒爽的走出书房。

    身后还跟着一个捂着屁股,抽抽噎噎,委屈的跟个小媳妇一样的宋词。

    在揍了自家小崽子一顿后,宋康年在衙门里积攒了一整天的工作压力,终于算是宣泄了出来。

    饭桌上,宋家三人各自坐在一边。

    吃完间,宋康年给自己的儿子和侄女一人夹了一筷子菜,然后说道。

    “和你们说一件事。”

    “过段时间,我要被调往辽东任职,你们两个是否要随行?自己决定一下!”

    “如果你们想去,便随我去辽东。”

    “若不想去,留在曲阜也行,我托衙门里的同僚照顾你们。”

    孩子们都长大了,宋康年并不想什么事情都替他们决定。

    所以,准备征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宋诗和宋词闻言,停下了手中扒饭的动作,两人抬头对视一眼。

    宋诗开口询问道。

    “叔父在曲阜官做的好好的,怎么会被调往辽东?”

    宋词也是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父亲,似乎是在等待自己父亲的答案。

    宋康年清清嗓子,然后说道。

    “朝中要移民开发辽东,需要官员随行,进行管理。”

    “叔父我便主动报名了。”

    “现如今,关内的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我这个县尉想再往上升做县令并不容易。”

    “可如今的关外却是一片白地,什么都缺。”

    “我如果去关外,这从县尉到县令的一步,直接就能跨过去。”

    宋康年实在太想进步了!

    如今的大唐刚刚改朝换代,正是具备朝气的时候。

    关内虽说不至于一片死气沉沉。

    但却总也比不上一片白地的关外更容易发展和进步。

    宋诗闻言,抿了抿唇说道。

    “我和叔父去关外。”

    宋康年闻言,微微点头。

    一旁的宋词却是说道。

    “父亲,我想留在曲阜!”

    宋康年当即转头瞪了过去。

    “不行!”

    “你乖乖跟我去关外!”

    宋词整个人都傻愣在了原地,心中不由得响起一句话。

    我应该在桌底,不应该在桌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