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巴图便娶了她,两人一起搭伙儿过日子,生活也算有滋有味。 巴图转身,抱了抱自己的妻子,开口安慰道。 “你家男人我在这里有家有产的,怎么可能不回来?” “实在不行,你就跟我一起回大唐,算是探亲了……” 巴图在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些发虚的。 他原本就有妻儿,在移民之后,由于耐不住寂寞,这才在这边又娶了一个。 要是把人给带回老家,那大小老婆怕是要打起来。 到时候,他帮哪一个都不合适。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巴芳闻言,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真的吗?” “真的可以吗?” 巴图见此也是被架住了,但还是大男子心态发作,拍着胸脯说道。 “当然!” “不就是多一个人的来回船票吗?” “我出的起!” 别看从大唐到阿拉斯加的距离很远,但船票其实并不贵。 就拿从阿拉斯加到大唐本土来距离,一个人的船票也就三块银元。 而从大唐本土到阿拉斯加则还要更便宜些,只要1.5块银元。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船用蒸汽轮机价格下降,航运效率激增,进而使得远洋航行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则是大唐官府为了鼓励移民,方便移民回乡探亲,给远洋航运业进行了补贴。 真金白银的补贴! “快收拾东西吧!” 巴图对自己的妻子说道。 巴图妻子闻言,用力点头,然后开始收拾了起来。 很快,他们夫妻两人便收拾好了要携带的物品。 一同向着港口方向赶去。 在抵达港口之后,巴图便见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苏克。 两人当初是一起从大唐本土移民到阿拉斯加的。 这些年来,在阿拉斯加也是一直相互扶持,关系很不错。 这次回乡探亲,两人约定一起走。 路上也好有个伴! 很快,一群人便在港口买好了船票,然后排队登船。 巴图的妻子在船舱内帮他们收拾房间,巴图来到船只甲板上,眺望远处的海面。 神情有些复杂,有多故乡的眷念,有对未来的迷茫,但更多的还是即将回到自己家人身边的欣喜。 苏克掏出一包纸烟,抽出一根递给巴图,然后用火柴帮他点燃。 两人站在一起抽烟,一起追忆着往昔。 等到天色即将黑沉,船只终于出发了。 使用蒸汽辅助动力的盖伦船扬满风帆,缓缓驶出港口,一路向西行去。 …… 大唐,京城! 圆明园! 李奕正在陪着自己的儿女秋游。 京城郊外的皇家猎苑中,散养着不少猫猫狗狗,熊猫,金丝猴,卡皮巴拉,傻狍子,梅花鹿等没有攻击性的小动物。 李奕的女儿李瑾玥骑着一匹小矮马,追着动物们疯玩,没有一丝公主的端庄和文静。 但李奕一边笑呵呵的看着女儿疯玩,一边考校着长子李载的功课。 1852年出生的李载今年已经12岁,按照虚岁算已经13岁。 如果按照古代人的规矩,用不了几年,他就该娶妻生子了。 所以,现在李载的功课很繁重,李奕时常考校于他。 李奕对于自己的接班人的培养看的很严,生怕自己的小树苗一不小心长歪了。 “载儿,在你看来,我大唐接下来的发展政策应该是什么?” 李奕像是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开口询问道。 李载闻言,神情明显一肃,然后开口说道。 “回父皇的话,儿臣以为我大唐接下来应该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 “父皇是儿臣的君父,所以很在意儿臣的教育,总是教导儿臣说,儿臣必须得教育成才,将来才能带领大唐走向更好的未来。” “但在儿臣看来,父皇不光是儿臣的君父,更是天下万民的君父。” “光是儿臣接受更好的教育,并不能带领大唐走向更好的未来,必须得天下万民都接受更好的教育,让天下万民都忠君爱国,都学会更多的技能和知识。” “大唐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 李奕闻言,神情稍有错愕。 他没想到李载能说出这个话来! 但很快,李奕脸上的错愕便被欣慰所取代。 “哈哈,很好,很好!” “载儿能有这般见地,父皇很是欣慰。” 李奕用力拍着李载的肩膀,满脸的笑容。 “你以为大唐该如何扩大在教育上的投入?” “是修学校?印刷更多的教材?培养老师?增加奖学金?还是别的?” 李奕有心继续考校李载。 李载闻言,摇摇头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这些都应该去做。” “但更重要的,还是降低教育门槛,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 李奕闻言,忍不住再次点头。 李载的想法同他不谋而和。 李奕其实早就在谋划,要在大唐推行义务教育法。 只是可惜,时机一直不成熟…… 额,或者也可以说是大唐的财政不宽裕。 要知道,义务教育那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想要真的把事情给推行下去,那是需要真金白银往里面砸的。 之前的大唐,更多的要将精力放在推动工业革命上,是故,对教育虽然也有投入,但更多的是给那些重点高等学府进行投资。 而不是在基础方面加大投入! 可现在不同了! 随着大唐用十余年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初步工业化,在工业规模上反超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