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谓滴灌系统,就是把水管和喷头架在半空,让喷头垂下来。 这样一打开水,喷头就会散出水雾来浇灌蓝莓苗。 这套系统得花几万块,徐阳已经联系厂家了。 现在每天都是李山在浇水。 李山还和徐阳说没必要多花钱,他自己可以。 徐阳告诉他这个大棚只是试点儿,第一年收成好,他赚了钱,会投资好几个大棚,全都按照这个标准来。 所以前期的投入都是必须的。 李山还是能省则省,能不花钱就不花钱的思想,他也没那么多想法。 徐阳则是已经计划好农场的发展,提前做了规划。 “这些蓝莓确实不错,说心里话,都赶上我们学校的展览田了。” 吴凯啧啧称赞。 学校内学生们精心培育的田地,长势最好的就能作为展览田,供别人学习参观。 每每看到这些田地,学生们都十分羡慕,也会鞭策自己要种出满意的农作物。 但往往事与愿违。 每年倒伏一大片,或者是不结果实的例子比比皆是。 “确实长得很漂亮,果然看真实的种地比学校培育的更有意思!” “主要是场主种地厉害!” 几个学生对徐阳的种植水平心悦诚服。 徐阳一般直播自己赶山的场景,所以大家即便看过他的视频,也不知道他种地水平怎么样。 现在看到,只能说厉害。 比他们那片试验田的情况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四人参观结束,就回自己的农田那边去了。 他们也怕导师查人。 徐阳则是觉得挺有意思。 而且和四人相熟,他们也能给徐阳带来些农大精心培育的种子。 这种种子市面上买不到,有些是还未公开的品种,也有些是改良后的品种。 比如小麦就属农大研发的最好。 徐阳也喜欢种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反正有了大棚,种点好东西也是应该的。 吴凯答应一会儿给他带点韭菜种子。 本来是他打算种的,可以从学校那边多拿点,给徐阳带过来一些。 吴凯还说这些韭菜种子都是好种子,他们学校的招牌,在某些方面有奇效。 徐阳觉得有意思。 这算不算培养了几个打入农大的心腹。 有好种子他也能得到一些。 不过这种事学校也不在乎。 因为给学生的种子,不是珍贵的试验品种。 珍贵的品种都是流传不出去的。 至于改良后的优良种子,给学生们实验,浪费也就浪费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