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农大的导师刘伯良查看徐阳种出来的牧草。 徐阳和几个大学生站在牧草地旁边围观。 牧草很是茂盛,绿意盎然。 徐阳种了大约8亩的牧草,一亩地是667平米,算起来就是5300多平。 这地方就是地多,这还是他周围有好几百亩地没人租的情况。 要是徐阳能租下,再种80亩都没啥问题。 “这牧草的长势非常好,按照我们的评分标准,这绝对是优秀以上了。” “徐场主,你这些牧草种的真不错。” “这都是完美的研究对象。” 刘伯良从牧草中走出,笑着称赞道。 他们科研室和徐阳是合作关系,就是把牧草种子给徐阳,让徐阳种好,他们再拿一小部分做研究。 如果品种好的话,甚至会采购一部分,以这些牧草来继续培育下一代牧草种子。 “前段时间气候比较好,雨水充足,后面我就做了灌溉系统,而且我这儿的地比较肥。” “草长得高点也正常。” 徐阳也是回道。 几个大学生站在旁边围观。 他们现在学习的课程都是以种植农家作物为主,就是人们平时吃的蔬菜、主食等等,牧草对他们来说并没接触过。 只是知道研究生院有这个方向。 现在看到徐阳种植牧草,他们都来了兴致。 “种牧草不错啊,感觉更轻松,明年我能选牧草当选修课吗?” 大学生吴凯略有些兴奋的说道。 “我了解过,不能,咱老师可不让种,说咱们都是瞎种,没法给分。” 一旁的刘武回应道。 “哎,种点草都好,简单见效快,玉米和韭菜种的我都头疼。” 吴凯长叹一口气。 徐阳和刘伯良沟通牧草的情况。 刘伯良对牧草的行情很了解,他毕竟就是专门研究牧草的。 “你种的这些我得去分析一下营养成分,然后判断出质量,也知道什么价格。” “大概一天就能分析出来。。” “还有,我这有很多卖牧草的渠道,你需不需要,我帮伱联系。” “绝对比散卖要强得多。” 刘伯良对徐阳说道。 作为一个大学的导师,其背后必然有很多社会资源。 很多人也说过,上大学的时候没觉得那些老师多厉害,到了社会上发现他们基本都是精英,有些都能在百度百科上查到。 刘伯良专研牧草,自然认识很多需要买牧草的机构和个人。 这种资源对徐阳来说非常重要。 “那太好了,我当然需要。” “我还在想怎么卖呢,都准备自己去跑牧草市场,或者卖给收牧草的机构了。” 徐阳立刻回道。 往内蒙那边走,有很多专门收牧草的机构,就是二道贩子,低价从牧民手里收购,再高价卖出去。 赚的就是渠道费。 牧民图方便就会卖给他们。 没办法,自己没渠道,只能依赖别人。 所以说资源很重要。 徐阳和农大合作种植牧草,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就不需要那么麻烦。 “行,我先去分析营养成分,然后也能知道你这牧草单价该定多少。” “别卖给机构,你这牧草是精品牧草,卖给机构糟蹋了。” “他们的牧草质量都相对比较差,给的价格也低。” “我估计你这牧草刨去成本,一亩地营收能到三千左右。” “长势太好了,而且长得很密,不夸张的说,比我们在大棚里面种的都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