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气越来越冷,大棚的蓝莓却长得越来越好。 大棚内温度很高。 白天集热系统会吸收太阳能,晚上则是会使用电能确保大棚的温度。 智能化的控温系统很好用。 只需要设置好温度就行。 缺点就是费电。 越冷越费电。 “这蓝莓种起来成本不低啊!” “想种反季节水果,尤其是在东北这地方,不容易。” “好多人冬天大棚都直接荒下来了。” “一个月电费估计都得破万。” 马文和王武两人站在大棚的入口处,闲聊着。 此时此刻,徐阳正在大棚里查看蓝莓的情况。 他基本上每天都会过来。 因为有种植专家的能力在,他能及时观察出蓝莓的状态。 看得出,徐阳很在乎这一个大棚的蓝莓。 “东西是好东西,但是这个时代,好东西未必能卖的上价。”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便宜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所以低端市场特别火爆。” “精品路线不好走啊!” 王武看上去也有些担心。 两人都很关心蓝莓的销路问题。 他们都是普通人,没关系没背景,所以没有销售渠道,也帮不上什么忙。 而且,员工本来就是打工的人,这些事情也不需要他们帮忙。 压力还是都在徐阳的身上。 徐阳绕了一圈,摘下几颗蓝莓尝了尝,觉得很不错,又拿了个塑料袋,摘了十几颗下来。 这几天北极狐也跑到农场来了,还进了院子。 徐阳给它找了个窝,它就乖巧的在里面。 每天都等着投喂。 其它北极狐还在山脚下的公路上讨食,它已经混上了房子和固定的伙食。 还是有人罩着比较好。 徐阳摘的蓝莓就是给它准备的。 “蓝莓开始熟了,现在才是一点,很快估计就要大面积成熟。” “明天装一些吧,我去了解了解市场的行情去。” 徐阳对员工们安排道。 “好。” 冰天雪地,万物寂寥,村子里的人自从秋收之后,就停止了农业活动,开始在温暖的房间里猫冬。 接下来就是等待着过年。 徐阳的农场则是迎来了关键时刻。 目前徐阳已经找了几个渠道,打算去问问情况。 如果实在是没办法,就只能在网上售卖了。 但他不太喜欢在网络上交易,总觉得在直播间带货有些虚假。 还是跑跑实体路线比较好。 心里更安稳。 第二天,徐阳准备了几个箱子,带着员工们摘蓝莓。 摘下来的蓝莓都是他挑选出来的,颗粒又大又饱满。 就这么摘了五六箱,徐阳打了几个电话,就准备出发。 马文今天负责当司机,穿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开着徐阳的奥迪A6 徐阳则是坐在后座,确实有了老板的派头。 王武和李山在旁边送行。 “咱阳哥真有派头啊!” 李山望着远去的黑色A6,赞叹一声。 王武点点头,“有大老板那范儿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