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阳看着手机里的视频。 这是国内的一家生态农场,占地一万两千亩。 农场内的装修很好,在田地和大棚的中间,还有自己修的水泥路。 去什么地方都是坐着那种观光的小车去。 因为太远了。 他越看越是羡慕。 什么时候自己的农场也弄成这样就好。 大棚区、果园区、种植区、养殖区。 中间修着水泥路。 去哪里都坐个小车。 想想都厉害。 不过这种农场都是资产过亿的大老板才能拥有的,他现在的身家还差的远呢。 只能看看。 徐阳放下手机,走出院子。 他的农场还真是.一片萧条啊! 因为是冬天,除了大棚看着比较新,其余的红砖墙和泥土路,都看着有些陈旧。 不过寒冬腊月,本就是如此。 小动物们都在窝里。 听到徐阳的动静,纷纷探出脑袋来。 现在天气冷,它们都不愿意活动。 就是徐阳出来才跟着。 北极狐也在窝里舒服的休息着,这段时间它都不怎么活动,肉眼可见的胖了。 徐阳不得已,都给它减少了喂食。 他是科学养宠,不是科学养猪。 有的人养什么都能养成猪,看着可爱,实际对动物的身体并不好。 没一会儿,运输蓝莓的货车又到了,员工们开始装车。 辛辛苦苦忙了半年多,第一茬蓝莓可算是长出来了。 蓝莓是越往后长得越好,产量越高,第四年产量最大。 现在是第一年,一个大棚的产量大概是三千五百斤。 按照90一斤的订购价,收入31万多。 除去大棚水电人工的成本,收入能达到20万。 一个大棚赚10万、赚20万,在这边也不算是新鲜事,前提就是产量高,卖得好。 徐阳的蓝莓品种本来就好,卖的价格也高,一个大棚赚20万也是正常。 他这些蓝莓打算分三个批次采完,每一次隔一周,这样的话景区那边也好消化。 徐阳本来以为,这么多的蓝莓,陶华那个景区消耗不掉,还是得想办法进入市场售卖。 结果陶华告诉他: 有多少要多少。 这给徐阳都整的有点不会。 一个大棚,三千多斤,全要? 景区的人吃的完吗? 陶华则是说道,他后面也有渠道,客人成箱成箱的买,都抢疯了。 徐阳想起来之前蓝莓市场很火的时候,有人说过,蓝莓不怕价格高,就怕货不好。 只要货好,绝对有人买。 这么一看果然如此。 “今年蓝莓大跳水,我还以为蓝莓市场开始出现波动了呢!” 徐阳稍有些惊讶。 “那是因为好多劣质蓝莓以次充好,导致市场可信度大幅下降,人们不买贵的蓝莓,所以市场才有波动。” “真要是好的,不缺市场的。” 陶华对他回应道。 “那就好。” 不管怎么说,双方合作的很顺利。 陶华怎么处理蓝莓那是他的事情,徐阳的蓝莓卖给景区,他的生意就算是完成了。 眼看事情步入正轨,徐阳就想着进山。 寻宝罗盘的次数也快堆积满了。 得赶快找地方找宝贝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