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黄金卖的比较顺利,农场的周转暂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 徐阳又开始盘算着招募员工的事情。 还得招募两个人。 徐阳感觉到农场大了,周围可能不安生,动物多了也容易引起不法分子的注意。 心想再雇员工,最好雇个能打的。 他还和员工们说了这件事。 毕竟马文和王武都是旁边县城的人,离农场也近,相对愿意过来。 如果是市里的,或者是外面城市来的,那肯定不会安稳在一个小农场里打工,毕竟对他们来说农场是工作的地方,家肯定不在这边。 徐阳对马文询问道: “找找那种力气大的,身体壮的,最好打架比较厉害,能按住野猪。” “最好胆子也大一些。” “看有没有这种人。” 徐阳的话让马文都有些错愕。 农场的员工擅长的方面不同。 比如王武,农大毕业,对农作物的状态、基础的农业知识都相对精通,而且富有创造力。 马文则是经验丰富,而且做事比较老套,好多事能跟着一起。 李山则是态度好,而且全部精力都在农场上,对农场任何一个地方都了解。 王武以为徐阳在开玩笑。 农场雇员工,找能打的? 又不是搞社团。 这要求看似离谱,但又很合理。 也没办法,如果以后农场扩大,徐阳还是挺担心网上的那些问题。 比如被人偷菜这种。 或者是别人偷了动物。 所以还得找点身体强健的人来。 马文想了想,道: “这样的人其实也有,那就是转业或者退伍回到镇子里的军人。” “但也得了解他在以前的单位怎么样,还是得看个人。” 闻言,徐阳点点头,“行,你帮我寻摸着,待遇就这样,咱这的待遇应该是可以的。” “现在又多了六个大棚,马上又要开拓新的土地,不雇点人忙不过来。” “还好很多都是智能化的,相对来说不用人工那么麻烦。大家都是忙一段时间清闲一段时间,六个人就完全忙得过来了。” 徐阳把事情定好,又开始招募员工。 马文也从镇子那边打听。 事情不知道怎么传到村子里,村子里也有人找过来,想入职,还找到徐阳的父母。 但应聘的人徐阳也知道,不是那么勤快,每次见面都喜欢抱怨自己的工作。 徐阳就果断拒绝了。 吐槽和抱怨还是有区别的,有人吐槽工作生活,但态度积极乐观,只是调侃。有人满满都是负面情绪,还影响别人。 又过了两天,看积雪化的差不多,也不再下雪,徐阳就打算春耕。 恰好农大那边开学,实践课也开起来。 好多学生都去旁边开垦田地去了。 徐阳的农场十分热闹,他开始规划种植用地。 “这一大片,就种牧草。” “这一片,是彩色土豆。” “这边我要种一个向日葵园区。” “那一片空出来,留着种花生,花生得4月下旬播种。” “那一边也空出来,准备谷雨后种宝石玉米。” 徐阳对每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时间都门清,牧草、土豆、向日葵都是3月种植,其它的在四五月,时间正好错开。 这才刚开春,农场的订单就已经到了。 京都度假村那边又订购大量的土豆,延边景区这边也要他的蓝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