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现在的农场倒是热闹起来。 员工和动物们都在农场活动。 看上去也充满生机。 大棚里的水果该熟的也都熟了,有一个大棚里面种了好几种水果,一到季节都有的吃。 菜园子的各种蔬菜都长得满满当当。 吃都吃不完。 偶尔徐妈还散步到农场来摘点,用几个塑料袋装点辣椒、黄瓜、西红柿什么的,给她的朋友们送去。 现在生活好了,徐妈每天心情也好。 就是偶尔提两句让徐阳找对象的事情。 徐阳总是笑着回应:“该找就找了,现在不急。” 事实上确实如此,他现在有寻宝罗盘,还要去很多地方看风景,找宝物。 像是一只自由的鸟。 处对象的话,肯定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就会有束缚。 所以还是自己比较自在。 再自在几年,以后找个温柔的软妹子,生活也会多些乐趣。 稻花鱼的味道还让他念念不忘。 徐阳订下明年的耕种计划,一定要把水稻加上,养一些稻花鱼。 下午时分,徐阳闲着没事,骑着摩托来到自己承包的荒山。 他给自己承包的山起了个名字,叫做“北山”,按照方位起的。 有一说一,这个名字在东北算不错了。 其实东北有很多山水非常漂亮,山景也好看,水景也好看,但就是名字很不好听。 比如一座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小河纵横,适合踏青的漂亮小山,叫做“大秃顶子”。 与之对应的还有“小秃顶子”、“老秃顶子”。 这儿的命名方式有些奇特,不是叫“秃顶子”,就是叫“什么什么沟”、“什么什么窝棚”,还有“什么什么屯”。 比如大裤衩子沟、小裤衩子沟、屁股沟,再比如“蛤蟆屯”,“刘家窝棚”。 一听都感觉挺希奇的。 实际上,这边的取名,都有一些典故。 在很早的时期,国家还比较贫穷,第一批来这边的人开拓北大荒,在一个地方种出了粮食,就能形成一个小村子。 取名就根据周围的情况,随意取个接地气的名字。 比如有三棵树,就叫三棵树村,姓刘的人比较多,就叫刘家窝棚。 威武的也有,比如发现大庆油田的地方,就叫大庆。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个烙印。 徐阳站在北山上,看着已经种下的红松林。 松树总共三百二十棵。 对一个森林来说,不算太多。 但看起来也是绿油油一片。 现在还长不出多少红松塔,但是明年就可以结出来一部分,到时候打松塔,找车拉走,也能赚一些钱。 当然,这种模式胜在稳,但是回本的速度是很慢的。 只能说慢慢来。 这个时候,徐阳朝着远方看去,看到一只小松鼠蹦蹦跳跳的出现在草丛里。 它的嘴里鼓鼓囊囊的,好似叼着什么东西。 徐阳觉得挺有意思,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拍下松鼠活动的画面。 他还配音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