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错,王道为脊,霸道为锋。若要这天下大治,当先施以霸道,扫除不平,后行以王道,治世安民!” 洛恩微笑点头,给出了自己真正的观点。 而这一观点,也同样体现在《圣经》的前后变化之中, 《旧约》中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要求同态复仇,并没有改善迦南人的处境,但《新约·马太福音》中却说:“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要求信众忍让和妥协,不要轻易树敌,反而因此让基督教盛行。 当然,除了一只手上拿着《圣经》之外,那些传教士们另一只手上往往还握着把剑。 两者结合,才让基督成为了真正的万王之王。 此刻,洛恩不再掩饰,站起身道: “我可为【霸】,当以剑开疆!” 虽然心中已经有所预感,但乔达摩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阁下真的要挑战诸神?” 这世上最大的强权便是天赋权柄的诸天神灵,同时,他们也是这世上最大的不公,以及大多数纷争和祸乱的根源。 印度神代将人视作牛马奴隶,并划分为四个等级的种姓制度,就是源自于天上诸神的授意。 只有将这些大大小小的【霸者】扫清,才能有施展【王道】的土壤。 “有何不可?”洛恩淡笑沉吟,“神被杀,也会死!” “你也一样。”乔达摩提醒道。 洛恩毫不在意地笑道:“那就看看谁的剑更利吧。” 随即,他顿了顿,图穷匕见: “但教化万民,普度众生,非【王】不可。” “不过是为【奴隶】换个【主人】,你和他们有何不同?一切又有何意义?” 乔达摩听完,有些意兴阑珊。 “不!在我看来,这世上不需要主人,更不需要奴隶!诸神的归诸神,人类的归人类。” 洛恩摇了摇头,肃然道: “所以,神的战争,由神来解决,人的未来,由人来决定!” 这是想法,也是承诺。 乔达摩闻言,脸上瞬间动容。 既然【神】已经作出了选择,那么【人】也当有自己的觉悟。 若人间为苦海,就由我来行这【大乘之法】,将众生度至彼岸。 片刻之后,他似乎下定了决心,屈膝坐在菩提树下,双手合十吟诵: “我若证得无上菩提。成正觉已。所居舍刹。具足无量不可思议。功德庄严。无有地狱。饿鬼。禽兽。蜎飞蠕动之类。 所有一切众生。以及焰摩罗界。三恶道中。来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更堕恶趣。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不取无上正觉。” 梵音禅唱肃穆庄严,无垠的星光的聚合,一道灿如莲花的金色光轮,在乔达摩脑后凝结。 洛恩感受到那节节攀升的神圣气息,不由想到了印度神话中某些极其离谱的修行设定。 苦修和大宏愿。 任何人只要经过几十年的苦修,就能命令(注意不是乞求)高位大神赐福,其实就是许愿,而大神甚至不能拒绝。更搞的来了,神赐的力量可以大于神本身的力量,比如一个苦修者向大神要求天下无敌,那么这个人就真的战力无敌了,神也打不过他。 当然,这种策略也只在印度神代内部适用。所以,解决办法往往就是湿婆起舞重启印度神代,或者众神用各种取巧的办法破咒。 此刻,菩提树下,乔达摩手捏莲花状印结,吟咏愈发高亢: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所有众生。令生我刹。皆具紫磨真金色身。端正净洁。悉同一类。若形貌差别。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自知无量劫时宿命。所作善恶。皆能洞视彻听。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不得是愿。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神通自在。波罗蜜多。于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周遍巡历。供养诸佛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我作佛时……” 佛者,觉悟也。 作为天慧早生的王子,乔达摩自小便能见性明心,早早开始修行,身上也早已积攒到了足以向神求得赐福的愿力。 只是,他并未直接向诸神求告,也并未替自己争取什么,而是向自身为媒介,向天地为众生求一条救赎之路。 诸神征伐,众生皆苦,当以身为舟,度万众至彼岸。 菩提树下,觉悟之人吟咏的大宏愿足足四十八道,尽显对浮世万方的悲悯与呵护之意。 渐渐地,周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异象纷呈,无数金色的梵文在他周身浮动闪烁。 洛恩见状,连忙布下结界,遮掩了周围的变化,避免这里的状况被印度诸神察觉。 而当最后一缕梵音消散,他一脸凝重地看向了菩提树下的身影: “凡事皆有代价。立下如此宏愿,你不求神,不求人,只求己,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为解众生之苦,虽万死亦不辞。” 乔达摩缓缓睁眼,拈花而笑。 那深邃的眸子似睁非睁,似闭非闭,满是慈悲和决然之色,脑后青丝绾在某种力量的牵引下结成一颗颗肉髻,与脑后的金色光轮相互相映,带来难以言喻的祥和。 洛恩深深看了这位觉悟者一眼,目光复杂。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化作数块佛骨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说是粉身碎骨也不为过。 这些遗留之物被各地僧众供奉于佛塔内,日夜诵经,因而具有洗涤身心,驱邪避恶的神奇功效,从此一扫印度之前牛鬼蛇神横行的不正之风,为印度带来长达一千年的安稳,这也被称为【正法时代】。 或许,这就是他想要的答案,也是他自己种下的因果。 洛恩叹了口气,不再多说。 而菩提树下,觉悟之人依旧盘膝垂首,继续感悟自己要行的路。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场参悟需要七天七夜才能结束。 思索片刻,洛恩看向了一旁的波罗斯,道: “乔达摩醒后,你就留在此地,恢复自己的本名,助他弘扬佛法,不必再回罗马了,亚历山大那边我会去解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