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真想搞出具有文化影响力的项目,绝对不是拆开后独自发展便能做到的。 关键正是在于整合。 如何将当地特色进行有机整合,让产业能够达到艺术的程度,能够让艺术赋予产业生命力,艺术与产业的相互结合所诞生出的独特华夏文化内涵。 这才是主要的。 在大致的参观了一下金陵后,李景霖便开始摇人。 组织起人来,系统性的去统计金陵的各项民间手艺人。 不只是局限在艺术领域,而是扩大到了整个非遗文化的程度。 自然。 在安排下去后。 李景霖也是来到了金陵必去的地方。 纪念馆。 来纪念馆前,是严肃的,看的时候,是愤怒的,出来以后,是压抑而悲伤的。 只不过。 从艺术家的视角。 李景霖看到了更多的东西。 为何华夏文明从不会被外敌击溃,正是因为一脉相承的独特文化。 那为什么,现如今来看,似乎感觉华夏的文化发展不是那么理想,反而是国外的一些小门小式都能被吹上天? 甚至会有人担忧于此。 李景霖已经是越来越明白了。 为何西方都能在一個破烂快餐店里赋予所谓的文化属性?为何华夏喝腻了的,随手传出去的抹茶,都能在小日子的运作下,名扬海外,好悬没成为人家的代名词? 真的只是宣传? 其实不是。 在金陵这边考察了一圈后,李景霖就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了问题的本质。 在纪念馆的这么一刺激之下。 李景霖直接通透。 完全就是因为他们可以率先将这些东西商业化,产业化。 当艺术或者什么民间传承脱离了商业后,确实难以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而在商业化和产业化上,为何发展似乎令人感到有些不尽人意? 原因真就是两个字。 【B格】 华夏人还是太实在了。 有时候想的都是物美价廉。 但实际上呢? 真正想要有影响,B格才是最重要的。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国度里,有这样的一句话。 【只要贵的,不要对的,贵的才能装B,才能显得我有格调,我与众不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