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才过了一天,油泥模型就要正式开始制作了。” 当朱建生跟首都工业学院的一名副教授、两名助教及五名学生一起出现在油泥模型制作间的时候,也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前天晚上江辉跟自己说过外观构想方面的一些东西,没想到那么快就连草图都画出来了。 这个速度,放在国外也没有哪家汽车企业做得到吧? “老师,这些都是之前跟您商量过的东西,重新画出来自然不复杂。” “一机部那边给厂里面施加了比较大的压力,陈总工也是希望我们尽快的把油泥模型制作出来。” “今天您带着几位老师和师弟过来,正好可以一起开始准备油泥模型,并把一部分的图纸给尽快的制作出来。” 虽然朱建生并不擅长制作油泥模型,但是其他人也都不会。 所以只要江辉配合,一切都好说。 有着副总工程师和办公室副主任的“虎皮”,江辉可以调动的资源就更多了。 更加不用说每天早上陈奇、吕坚强、梁毅以及设计处和技术处的各个科长都一起参加早会,讨论BJ212升级换代的一些具体安排。 可以说,江辉现在完全是支凌起来了。 “没问题,那就尽快的行动吧。” “这是我们系的副教授戴福全,你之前也认识,他对电子电器相关的零件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两位助理教授分别是赖永峰和马国成,你应该也见过,他们对底盘设计跟发动机研究有比较高的造诣。” 朱建生快速的给江辉介绍了一下。 至于那些师弟,以前认识也好,不认识也好,后面接触了自然就知道了,没有必要专门介绍。 有了首都工业学院的人员加入,江辉可以调动的资源就更多了。 需要安排什么工作,直接跟朱建生说一下,他直接帮忙协调落实。 整个项目的进度,一下就快了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