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那我可就提前恭喜李校长了。” 对于首都航空学院那边的快速响应,林冠永还是很高兴的。 这种事情,人多力量大。 只是首都工业学院一家去搞的话,就有那么一种搞特殊的感觉,推进起来的速度肯定就快不起来。 毕竟五机部那边肯定也会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再说了,这种改名的事情,紧急性相对没有那么高,很容易一拖就拖个几年时间都没有结论。 这肯定不是林冠永希望看到的局面。 “林校长客气了,都是为人民服务。” 林冠永和李富贵相视一笑。 两人是老同学,私底下完全不用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眼看着学院里面在快速的行动,江辉这边也不是一点事情都没有。 由江辉负责规划和起草提纲,陈晨星负责具体撰写的《汽车维修宝典》,终于在一机部下属的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这虽然不能算是国内第一本汽车维修类的书籍,但绝对是国内现阶段技术最领先,条理最完整的一本汽车维修书籍。 刚刚在新华书店开售的第一周,就卖出去了超过5000本。 这个成绩,绝对算是非常不错了。 “师父,我昨天去东单的新华书店待了一整天,单单是在这家店里面,《汽车维修宝典》就卖出去了超过12本。” “按照这个销售速度,等《汽车维修宝典》在全国各地都铺开之后,整体的销量绝对是可以突破10万辆。” 陈晨星此时非常的激动。 作为一个爱好修车的人,能够亲自参与一本汽车维修类数据的编写,绝对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这本书写出来之后,并不是束之高阁,没有任何人理会。 “这书的实用性很强,只要是司机,都值得购买一本去学习的。” “能够有现在的表现,倒也没有出乎我的预料。” 对于1979年的华夏来说,太需要一些实用性的指导书籍了。 特别是修车的门槛对现在的人来说有点高,有一个“宝典”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不夸张的说,未来十年都不可能有任何一本汽车维修类的书籍能够超越《汽车维修宝典》。 这绝对是一本会影响一代修车人的书籍,甚至将来各个汽修学校都会把它当成是必修课。 “我也这么觉得,估计许多人看了这本书之后,就更加有信心去报考驾照了。” 不会修车的人,现在是没有办法通过驾校考试的。 后世的科目三、科目四之类的东西,对这个年代的司机来说,完全不是事。 陈晨星现在浑身都充满了成就感。 虽然这本书的主编是江辉,但是他的名字也是出现在编委会的清单里头。 这对他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巨大的荣誉了。 “你现在的成绩,在技术科更进一步应该也是没有问题。” “之前技术科底盘组组长的位置,一直都还是我兼着,要不你去试一试?” 陈晨星就算是想要在外面搞修车业务,也是需要时间积累,需要等待时机。 现在急需待在首都汽车制造厂,把级别混上去,对以后做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要说一点想法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不过我觉得侯工比我更加合适,也更容易服众。” “在新款BJ212的项目上面,他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陈晨星难得谦虚了一把。 这段时间,他跟侯国明一起做了不少的事情,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跟对方有比较大的差距。 要不是侯国明之前因为历史原因坐了冷板凳,现在技术科科长,甚至技术处处长的位置,他都是有资格坐的。 更加不用说一个底盘组组长了。 “也行,那就让侯国明先做一段时间的底盘组组长,我跟廖科沟通一下,把动力总成组组长给安排到首内去交流学习一年,你来当动力总成组组长。” 虽然江辉只是一个技术处助理处长,兼任设计处助理处长。 不过以他在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地位,要搞定一个底盘组组长和动力总成组组长的位置,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