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是江辉的级别还比较低,是不是有机会就不好说了。 现在郑海明这么表态,情况自然又变得不一样。 “多谢郑厂,我一定不给厂里面丢人。” 虽然江辉对于是不是能够加入到谈判团队并不是特别的在意,但是郑海明既然那样子说了,这个人情肯定得认,该感谢地还是要感谢才行。 “等会我们再去一趟一机部,看看周领导那边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最好就是能够尽快的把这个事情真正的落实下去。” 郑海明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个事情给敲定下来。 只要美利坚那边的美元没有打到指定的账户,这个事情终归没有落实。 “郑厂,BJ212我们准备以什么价格卖出去呢?” 江辉知道有些工厂为了挣外汇,那都是在亏本卖产品。 本来华夏这边各个工厂的产品售价就不高,还要亏本销售的话,那个价格就实在是太低了。 虽然站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哪怕是亏本也是有价值的,因为能够挣外汇,人民币自己可以印刷。 但是江辉却是觉得完全没有必要亏本去做这种生意,美利坚人也不会念你的好。 这个事情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按照正常的规则去做生意就行。 只是这个简单的道理,估计许多人都还想不通。 “这个还真是没有好好的想过,只要不是特别的低,都是可以接受的。” 郑海明的反应不出江辉的意料。 大家都是外汇优先,售价都是可以谈的。 “郑厂,新款BJ212现在划拨的价格最低也要去到三万一,计划外的车型最高的售价甚至有去到六七万的。” “我觉得这一次跟美利坚的合作,完全可以参照计划外的最高销售价格,按照官方汇率折算为美元之后来进行销售。” “五万美元左右一辆的价格,虽然是有点高,但是作为第一单合作的生意,我觉得美利坚人还是有可能接受的。” 江辉这么一说,郑海明愣住了。 五万美元一辆的价格? 他原本觉得只要有5000美元以上的价格,就算是可以接受了。 没想到江辉居然那么狠! “这个价格,就算是在美利坚那边都能买到比BJ212的性能要更好的车了吧?” 郑海明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情况,多多少少也是了解一些的。 特别是最近一年多,一机部那边在组织“三汽”的各种谈判,从国外搞了不少的资料回来翻译。 这些资料,有一部分也是下发给了相关的工厂,郑海明也是有看过一些的。 “确实如此,但是从美利坚那边采购一辆汽车,要最终运输到阿国那边,中间的各种成本可就非常夸张了,最关键的是周期也是很漫长,没有办法达到快速的打击北极熊的目的。” “而我们五万美元一辆的价格,是会负责把BJ212运输到阿国的边境附近的,单单是这一条,对美利坚来说就非常的有吸引力。” “再说了,我们也这也算是抛砖引玉,为双方的合作打一个基础。” “今后其他工厂再跟美利坚合作的话,也有了一个参考对象,不至于把价格定的太低,到时候损害了我们华夏的利益,美利坚那边也不会领情。” 江辉这么一解释,郑海明觉得也挺有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