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作为七机部、五机部两个部门重点推进的项目,朱建生的洲际导弹发射车项目很快就正式的启动了。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所有的老师都算是项目组的成员。 未来五年,学院八成的研发精力都会放在这个项目上面。 与此同时,学校其他一些参与了悍马项目的老师,也都被抽调到了这个项目之中。 虽然这个项目算是保密项目,但是保密这种事情是相对的。 对于一部分来说,这种不算是特别敏感的秘密,肯定是能够知道的。 甚至在一些高层会议上面,直接就能听到人家的一部分汇报。 “小江啊,那洲际导弹发射车的项目,其实我们一机部也可以做啊。” 郑海明直接把江辉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询问首都理工大学洲际导弹发射车项目的事情。 与此同时,也专门了解了一下理工特种车辆厂的安排。 昨天他去参加一个会议,会后被上级半开玩笑一样的批评了一下,认为一机部在特种车辆方面的研究还是有待加强,要一机部那边对国防事业的支持要加大力度。 刚开始的时候,郑海明还不是特别理解这些话背后的意思。 稍微打听了一下,就知道这完全是无妄之灾。 自己完全就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 一机部这几年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昨天还是挨了批评。 “领导,首都理工大学那边本身就有几个专业是专门研究导弹的,对他们来说,导弹发射车的需求一直都在。” “他们的车辆工程系之前主要的研发方向也是在军车上面,只是这几年才开始做一些改变。” “像是洲际导弹发射车这种比较敏感的项目,我觉得我们部里面没有必要去抢。” “难度高,耗费资金大,最终很难创造大的收益,这么一来,项目的压力就很大了。” 在不同的人面前说不同的话。 虽然江辉很有信心把洲际导弹发射车给搞出来,但是这话肯定不能跟郑海明说。 再说了,他也没有跟郑海明说谎。 就以一机部下属各个汽车厂的实力,要开发12轴的洲际导弹发射车,别说是三五年了,就算是给他们十年的时间,也不可能搞出来。 看看一汽和二汽这些年自己都开发了什么样子的车型,就知道洲际导弹发射车这种汽车行业天花板车型,根本就不是一汽和二汽可以搞得出来的项目。 对此,郑海明也算是很清楚。 所以听了江辉的话之后,倒也没有特别的纠结这个项目没有落在一机部上面。 甚至内心深处他有时候也是有点庆幸五机部冲出来把这个项目拿走了。 要不然到时候七机部提出需求的时候,上级领导肯定会想办法让一机部配合开发。 到时候这个压力就落在他的身上了。 “五机部主管军工,盈利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不是最主要的目的。” “他们去搞洲际导弹发射车的项目,确实是比我们合适。” “不过我怎么听说你也是这个项目组的成员呢?” 虽然都是在为华夏服务,但是不同部门之间肯定也是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