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了,在1982年的时候要推动宝马科技收购一家国有工厂,肯定是会有一些阻碍的。 国内这方面的案例还有点少,要是再过几年,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直接收购啊?” 秦浩对各种政策很熟悉,对于一机部下属各个工厂跟外资企业合作的方案也都比较了解。 如今江辉提到要直接收购,他立马就意识到了其中的难度。 国有资产流失。 这个说法在如今虽然不流行,但是这根弦,却是在许多人脑中一直都有的。 再加上这个年代的工人都是铁饭碗,要是直接被外资收购之后,工人愿不愿意,工人如何安排,也是一个大问题。 再加上收购过程当中的各种资产估值,也会变得很敏感。 所以宝马科技要收购北平电池厂,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好在宝马科技是港城的企业,它的实际股东是谁,上面的领导们也都清楚。 这种情况下,难度应该会有所下降。 “是的,如果宝马科技能够收购北平电池厂,那么宝马汽车的新车型上面也会使用北平电池厂的产品。” “并且今后也会考虑为北平电池厂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部里面有什么担心的事情,我觉得都可以提出来。” “华夏要吸引更多的外资进来,那么人家成立独资的企业或者收购本土的一些工厂,这就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借着宝马科技收购北平电池厂的机会,为这种收购案例设定一个标准,其实我觉得也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江辉很清楚秦浩这些部委的领导最在乎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承担风险,但是肯定每个人都对政绩很感兴趣。 就像是江辉说的那样子,将来外资收购国内的工厂,这种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 既然如此,现在好好的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流程,搞一个标杆工厂出来,这就算是一个很好的政绩了。 秦浩自然也是可以意识到这一点,“你让宝马科技那边把具体的收购方案整理出来,我先好好的研究一下,然后再找部里面的领导进行汇报。” 很显然,意识到了其中的好处之后,秦浩对这件事情立马就变得积极了起来。 “没问题,过两天我就带他们的负责人过来跟您汇报。” “宝马科技那边肯定会充分的考虑到部里面的顾虑,不会让领导们难办。” 对于江辉来说,现在多花一点钱来收购北平电池厂,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现在的钱值钱,就算是多花一万美元,都能解决很多的问题。 而一万美元对于宝马科技来说,显然完全不算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