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深城是没有冬天的。 说四季如春,也许不大适合。 但是一年到头基本上是夏天,却也基本符合事实。 哪怕是刚刚过完年,北方大地还被大雪覆盖,深城的各处工地也还可以正常施工。 单单这一点,北方就很难跟南方相比了。 深城速度,可不是那么容易学习的。 “厂长,我们这个月计划交付给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数量会达到1万台。” “它们的首汽之光的市场反馈似乎不错,生产安排的挺紧凑的。” “再加上BJ212和BJ310上使用的发动机,一个月的订购数量就很快创造了历史记录了。” 胡水文现在的心情非常的不错。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给他们带来一个开门红,这绝对是大好事啊。 集团这边的需求增加,对于南山发动机来说,不算是什么特别的成绩。 毕竟只是搭了顺风车而已。 单是集团外客户的销量增加,就算是比较显著的业绩了。 如果有朝一日南山发动机能够把集团外的业务做到比集团内的更大,那就是真的厉害。 胡水文对此自然也是有很清晰的认知。 “看来这一次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终于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生产出一款爆款车型了。” 江辉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首都汽车制造厂,要说对它们一丁点感情都没有,那自然是假的。 所以在不影响宝马汽车集团业务发展的情况下,他自然是希望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能过的风光一些。 要不然到时候故人相见,大家也是尴尬啊。 “是的,首汽之光完全就是在模仿我们宝马之光的发展路线,只不过一个是商务车,一个是轿车。” “相对来说,许多人还是觉得轿车才是真正的汽车,其他的车型都是缺了点味道。” “所以首汽之光的市场表现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指不定以后单单这一款产品,每个月的销量就能突破1万辆。” “那对首都汽车制造厂来说,意义就非同寻常了。” 胡水文知道首汽之光跟宝马汽车集团现有的各种产品相比,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关系。 所以也是希望对方的销量能够好一点,这样子南山发动机这边的业绩也能变得更加显著。 “这几年国内的经济飞速发展,对汽车的需求肯定也是会越来越大。” “特别是明确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之后,各地的经济活力一下就上来了。” “深城这边就不用说了,整个沿海地区,这几年的变化都是非常巨大的。” “到时候大家的收入水平,肯定也是水涨船高,消费能力自然也是会不断的提升。” 因为江辉的出现,华夏在军工行业和汽车行业都发生了毕竟大的变化。 这对于整个大局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毕竟汽车产业的产业链带动作用实在是太强了。 宝马汽车集团的成功,让上级对于改革更加的有信心,态度更加的坚定。 原本有些不同意见的人,也会变得更加支持改革。 相应的,深城这边政务服务中心等各种改革方案在全国各地的快速推广,对于缓解一些矛盾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现在华夏的经济实力和各地企业的发展情况,都比历史同期好了不少。 机械工业委员会在朱建生的建议下,更是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动作,让许多工厂都快速的扭转了局面。 这是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事情,带来的影响同样非常的巨大。 “是啊,国内的经济发展起来了,更多的人都可以找到工作。” “并且伴随企业数量的增加,许多农民也可以从农村出来工作。” “相比种粮食挣点钱,进入到工厂工作,肯定是会挣得更多。” “而各个工厂的快速发展,也会带动一批企业主变得富裕起来。” “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的财富增加,我们的经济活力就算是完全起来了。” 借着这个机会,胡水文倒是跟江辉聊了不少东西。 他是知道江辉的眼光非常的厉害,在交流之中也是可以学习到不少的东西。 …… 相比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的淡定,首都内燃机总厂那边就很郁闷了。 毕竟他们是跟着首都汽车制造厂一起发展,如今人家好不容易搞出一款火爆的车型,却是跟他们没有关系。 “厂长,首都汽车制造厂现在每个月的生产计划,八成都是排产的首汽之光。” “我们的生产线现在处于严重空置的状态。” “反而南山发动机那边,我听说都是一直处于加班状态,生产线都是安排了工人三班倒。” 徐荣彪很是郁闷的来到了厂长程涛的办公室,汇报了关键客户最近的一些情况。 首都内燃机总厂在当地也算是大型企业,发动机的许多构成件都是在自己的下属车间生产。 以前一年有十几万台产量的时候,首都内燃机总厂的员工,日子还是很好过的。 可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是有点过分了,BJ212和BJ310都把一部分产品改为南山发动机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导致我们过去两年的营业额不断的下降。” “现在新开发的首汽之光,更是100%使用南山发动机的产品。” “我已经在让设计处那边考虑一下,看看能不能基于南山发动机的1.5L产品,也开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款1.5L发动机。” 程涛以前还是不想跟南山发动机闹僵,所以哪怕是很嫉妒对方1.5L发动机的优秀性能跟良好的市场表现,他都没有想着去抄袭。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 首都内燃机总厂自己要先活下去才行。 要不然其他的事情都没有意义。 这些年市面上没有工作的人的处境,许多人都看的很清楚。 所以保住自己手中的工作,就成为许多人的共同想法。 程涛在首都内燃机总厂待了那么久,跟许多同事都是有感情的。 他肯定不希望工厂在自己手中给垮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