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武明作为南山钢铁厂的总经理,这段时间自然也没有闲着。 一方面,宝马汽车集团从北极熊那边开始引进更多的钢材。 那么哪些钢材可以直接跟现有使用的进行直接替换,哪些钢材需要进行二次加工。 这就需要做各种各样的试验确认。 虽然这些工作听起来好像不是很简单,实际上却是非常的耗费时间。 特别像是耐腐蚀试验之类的一些试验,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 “没问题,不过特殊钢相关的产能安排,我们不仅要注重产量,也要注重质量。” “低端的钢材,国内其实没有那么的紧缺。” “特别是宝钢那边开始大规模的量产各种钢材之后,国内的钢材产能就基本上够用了。” “只有在某个阶段经济热度比较高的时候,才会出现一定紧张的局面。” 整个八十年代,单纯的从钢铁产量上来看,华夏这边的产能其实是基本上够用的。 不够的是高端的钢材。 这一点江辉是特别有发言权的。 “我们在规划的时候也对这方面的情况做了综合的考虑。” “各种轴承钢、齿轮钢、模具钢、弹簧钢和热成型钢板是我们重点发展的方向。” “优先提升了这些钢种的种类、质量和产能之后,我们才进一步的考虑其他高强度钢板。” 武明对江辉这个连襟的做事风格还是比较了解的。 所以各方面的工作安排都会充分的考虑到江辉的喜好。 这也算是在各个企业内部都会存在的现象。 下面的人要揣摩一下上位者的想法,然后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 这样子才能最大程度的收获到好处。 要不然你努力的方向跟领导希望的方向不一致的话,就算是很辛苦,也不见得有什么收获。 甚至如果你的努力方向反了的话,那么越努力反而有可能变得收获越少。 “除了提升产能之外,在新一代特殊钢的研究上面,我们也要加强投入。” “这方面的理论工作,国内其实不少科研院所都有展开。” “我们可以跟他们进行充分的沟通,将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进行尝试,最终落实到产品上面去。” 国内的高校的科研工作虽然跟产业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但是在一些理论研究工作上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特别是钢铁行业这种基础的行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相关的从业人员的数量不少,总是可以找到一些值得合作的对象或者项目。 “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已经在展开,华工和中南大学等好几所高校都跟我们之间有项目合作。” “我们也及时的跟踪国际先进的各种特殊钢的研发,尽量追上这个节奏。” “像是车身超高强度钢板方面,我们除了继续发力热冲压成型钢板之外。” “也在研究双相钢和孪生诱发塑性钢。” “估计不用很长时间,在这些方面也能取得一些突破。” “到时候这些高强度的钢板跟热冲压成型钢板综合使用,可以进一步的提升车身的强度和刚度。” 武明快速的把南山钢铁厂那边的情况跟江辉进行了说明。 别看他们是连襟,但是直接在公司交流工作的时间和机会并不是特别的多。 江辉太忙了。 宝马汽车集团现在也算是家大业大,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 江辉还要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许多项目的研发工作上面。 这么一来,时间自然就更加紧张了。 “你有安排就行。” “把胆子放大一点,动作搞大一点!” 江辉知道武明做事也是有一些顾虑,有一些压力,所以适当的让他放松一下。 这样子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潜力。 到时候让南山钢铁厂成为国内最大的特殊钢厂。 …… “成总工,我打听到一个消息。” “南山钢铁厂那边正式启动了二期工程的建设。” “并且它们二期工程的规模比一期要大多了。” 李大刚作为武明曾经的上司,对于南山钢铁厂的动静是非常的关注。 他很怕南山钢铁厂那边发展的太好了。 那样子会让他很没有面子。 “我记得它们一期工厂的产能是20万吨吧?” “那么快就产能不足了吗?” 成坚强皱着眉头问了一句。 如果是普通的钢铁厂,20万吨的规模是完全不够看的,只能算是小规模的钢铁企业。 要知道很多钢铁厂的产能都是以百万吨为单位,甚至到了后世是以千万吨为单位。 但是特殊钢厂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由于生产的都是高端的特殊钢材,产能一般都是要小很多。 20万吨产能的规模已经不算小了。 现在却是那么快就要扩产了。 难怪成坚强会觉得奇怪。 “宝马汽车集团那边的发展速度太快了。” “像是变速箱上面就大量的使用了各种特殊钢,而由于南山变速箱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5AT自动变速箱。” “世界上很多的汽车巨头都跟南山变速箱有合作,估计将来南山变速箱那边的所有变速箱产能加起来很快就会突破200万台。” “这么一来,对各种特殊钢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李大刚这么一解释,成坚强立马就懂了。 一台变速箱重达一百多公斤,几乎都是各种铁疙瘩产品。 如果是200万台的话,那就是差不多30万吨的特殊钢需求。 这还只是变速箱上的需求,发动机的曲轴、凸轮轴等零件也都是使用特殊钢生产的。 一台发动机上的特殊钢使用量并不会比变速箱要少。 哪怕是南山发动机的产量没有南山变速箱那么大,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