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前计划经济时代,销售不销售的,大家都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改革之后,市场经济的影响不断的增大,销售的重要性就不同了。 …… “乘用车,我们的乘用车事业必须要加快才行。” “要不然以后我们会被越来越多的车企超过。” 陈亮荣作为二汽的厂长,自然也是看到了宝马汽车集团的相关报道。 跟人家102万辆的销量比起来,二汽这边的成绩就完全不够看了。 整个1988年,它们的销量还没有突破10万辆。 一汽、首汽的销量都排在它们的前面。 甚至沪上汽车制造厂那边,整体销量也很快要超越它们了。 这让陈亮荣怎么能够不着急呢? “厂长,我们的乘用车,现在已经完成了图纸绘制工作,开始进入到样件准备阶段。” “努力一下的话,今年年底上市还是可以做到的。” 张凡现在也是压力不小。 厂里面的卡车业务发展的不是很顺利,解放卡车和理工特种车辆厂的产品像是两座大山一样压在二汽头上。 让他们看不到任何超越的希望。 这种情况下,厂里面想要在乘用车上追上去,也就可以理解了。 特别是上级现在支持轿车工业的发展,二汽这边自然也就要好好的响应一下。 要不然到时候一个又一个的汽车厂把二汽甩在后面,陈亮荣的面子上也过不去啊。 “除了正在开发的车型,其他新车型也要开始考虑了。” “我们肯定是不能只生产一款产品,轿车和SUV都要有。” 宝马汽车集团的模板已经活生生的立在那里了。 现在首都汽车制造厂和一汽都在行动,二汽不能落后。 反正至少努力的过程要体现出来。 到时候就算是努力了没有结果,至少也有资料可以向上级汇报。 “嗯,我会尽快的安排,争取在春节之后就跟厂里面汇报整体的方案。” 张凡知道陈亮荣的指示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只是这对他们设计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个压力,还是让人有点头大。 …… 同样被刺激到的还有吉利冰箱厂。 去年厂长李书富就跟副厂长李大贵商量着进军汽车行业,要生产一款跟宝马之光以及首汽之光类似的产品出来。 到时候通过绝对优势的价格,快速的打响名声。 之后,李书富这边很快就行动了起来。 吉利汽车制造厂这块牌子,就在吉利冰箱厂的旁边给立了起来。 不过,从1953年一汽奠基开始,华夏汽车工业正式起步后,国家对汽车生产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 汽车厂的建设和生产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和支持,具备一定的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也就是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进行汽车生产。 到现在为止,都还是这么一个要求。 没有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理论上是不允许你生产汽车的。 当然了,你要是小打小闹的在当地发展,就算是没有资质,问题也不大。 毕竟当地为了经济发展,一般都是支持汽车厂发展的。 甚至有些地方还顾虑你先把产品搞出来,然后再去搞定资质的问题呢。 “大贵,我看最新的政策文件要求,已经允许一些国企工厂破产并卖给外资企业或者民营企业。” “你看看有没有价格比较低的汽车厂要转卖的。” “人家能够生产什么汽车不重要,重要的事它要有生产轿车的资质。” 李书富自然也是不希望自己的汽车厂变为没有资质的工厂,那样子肯定是没有办法发展壮大的。 趁着国内的汽车厂数量还比较多,国内还没有民营汽车厂的情况下,赶紧买一个壳子回来,就显得很重要。 再过几年,想要这样子做的代价就比较高了。 “我已经在努力了,不过那些厂看到了宝马汽车集团的表现之后,有些地方的想法又开始变化。” “觉得宝马汽车集团能够做到的事情,它们就算是做的不好,也值得继续尝试一下。” “所以收购的价格和条件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李大贵有点郁闷的汇报着最新的情况。 国内具备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其实一点都不少。 当然了,大部分都是具备商用车的生产资质,能够生产轿车的不是很多。 “不一定要限定省里面的企业,外地的也可以。” “只要有资质就行。” “这个事情不能拖了。” “然后我们的新产品,最好就是今年能正式的上市。” “哪怕是小规模的上市也行。” 李书富很强烈的感受到了汽车行业的风口似乎来了。 国内的经济这几年发展的很快,风向也已经比较明确。 如果让江辉去评价的话,岭南省等地的经济水平,已经达到了后世1995年左右的水平。 本身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的经济增量就是来自于东南沿海的几个省份。 岭南省异军突起的增加那么多,影响自然就大了。 特别是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在岭南省的崛起,让个人购车消费需求也是增加了不少。 李书富所在的区域,情况也是比较类似的。 这也算是江辉带来的一些潜在影响。 所以李书富是很希望吉利汽车厂的局面可以尽快的发展起来,形成一定的规模之后,后续的一些事情就会更加好推进。 反正国内的汽车产业在宝马汽车集团的带动下,已经快速的发展起来。 只要是肯花钱,各种零件都能从外面买到。 无形之中,这也算是降低了许多民营汽车厂进入的门槛。 要不然的话,吉利、比亚迪等各个民营企业企业出现的时间,还得再等很多年。 “行,那我争取过完年就把这个事情给敲定下来。” 李书富都这么说了,李大贵自然也就不纠结了。 能够花钱搞定,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怕就怕花了钱也搞不定,那就让人头大了。 “然后发动机的采购和变速箱的采购,都已经定下来了吧?” 李书富现在是亲自带着技术团队去开发新产品,采购等后勤工作完全交给了李大贵。 发动机也好,变速箱也好,生产难度都是非常高的。 第(2/3)页